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觀察|“穿越海峽的新春祝福”背后:年連結兩岸,愛跨越山海

2022-02-05 13:20:43

來源:澎湃新聞

  愛與思念,每逢佳節更濃烈。

  新春將臨之際,96歲的大陸新聞學泰斗方漢奇先生與98歲的臺灣新聞學泰斗李瞻先生,便通過視頻“相期以茶”、“百年聚首”,一面細數友誼,一面互賀新年。

  視頻一出,這段穿越世紀與海峽的佳話就立刻引爆了網絡。

  緊接著,海峽兩岸的各界人士也開始通過社交平臺,向親朋遙致愛意與祝愿,媒體也紛紛對此展開報道。

  這個虎年春節,“穿越海峽的新春祝福”就此在網絡上持續刷屏,引起了廣泛關注。

  每逢佳節倍思親。人民日報在評論中道出了“穿越海峽的新春祝福”刷屏的原因與其背后深長的意味: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更是全體中華兒女流淌在血脈中的文化基因。這個節日關乎團圓、關乎思念、關乎親情,承載著對美好生活的祝福,承載著中國人最溫暖熱鬧的情感記憶。不管相隔多遠,拱手拜年、互道祝福,心的距離都會一下子拉近。

  無論身在何處,都要好好過年,這是中國人之間最深的默契、最真的祝福。這場發端于社交媒體并迅速點燃網絡熱情的大拜年,將兩岸民眾流淌在血液中的“一家親”情感展露得淋漓盡致。央視新聞也在評論中指出, “年”就像一種“提醒”,她用中華文化強大的向心力,串聯起了兩岸一家親的溫暖。新媒體平臺上互道祝福的人們,雖然相隔兩地、無法見面,但親情飽滿。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p>

  但,“海峽難隔鴻雁,歲月不改人心?!?/p>

  祝福視頻中的世紀情誼

  就在虎年新春來臨之際,96歲的大陸新聞學泰斗方漢奇與98歲的臺灣新聞學泰斗李瞻通過視頻“相期以茶”、“百年聚首”的消息引爆網絡,登上熱搜。

  1月25日,一則題為“96歲大陸新聞學泰斗方漢奇先生和島內98歲新聞學泰斗李瞻先生拜年”的短視頻在海峽兩岸新聞學界、業界引發關注。視頻截圖

  方漢奇先生在視頻中回憶,“我們有共同的經歷,比如抗日救亡那個時候你是流亡學生,我也是顛沛流離,抗日戰爭時期,差不多前后念了十幾個學校,這一段經歷都是我們的共同的。我的印象是改革開放以后,我記得那個時候你多次到大陸,來跟大陸的新聞學的學者交流,而且給大陸的新聞學的研究工作者、學者、教授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你給很多有新聞系的大陸院校捐贈了大量的新聞學的書。”

  “臺灣我也去過很多次,我還有很多親人在陽明山上長眠,兩岸之間的這種水乳交融的親情關系是客觀存在的”方漢奇向李瞻介紹:“我們北京人每天吃的是你們家鄉壽光的菜。在生活上,在鄉土的感情上,也是密不可分的。”

  這段視頻的發布者、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王潤澤表示:“這次拜年視頻發出后,引起網友的熱烈反響,僅抖音留言就600余條,有網友留言說被感動哭了,還有好幾位網友也回憶起多年前和李瞻先生在大陸或臺灣的交往,非常感動。”

  隨后,李瞻因年事已高,委托女兒出鏡向方漢奇送出拜年視頻,“漢奇兄,我們相識超過七十載,歷經戰亂顛沛流離,又得以再次重逢,真是何其有幸,如今我倆已過珍壽之年,回想我們各自在兩岸致力于新聞教育,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深感欣慰?!?/p>

  這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世紀友誼令人無比動容。在新浪微博平臺上,澎湃新聞主持的“穿越海峽的新春祝?!痹掝}詞已經獲得了超過1.5億的話題瀏覽量。有網友留言道,“海峽難隔鴻雁,歲月不改人心” “世紀友誼,感動!”更多人則是為兩位先生送上了祝福,“相識70載,百歲再聚首”“真好啊這友誼,祝兩位爺爺身體健康!”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新社、中國青年報等國內主流媒體均轉發報道。

  1972年1月21日,著名詩人余光中在臺灣寫下“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時至今日,這首《鄉愁》已整整五十年。當年的鄉愁影響了一代代人。這組視頻,不僅展示了兩位大師真摯的友誼,更讓所有人感受到兩岸同胞的血脈相連、心靈相通。

  澎湃新聞對此發表的評論中稱,人生百年,已是大幸事,若還有一兩知己對話舉茶,可以相互砥礪期許,實乃幸中之幸。兩位大師在傳奇人生中的相識相知,又何嘗不是兩岸中國人攜手跨越歷史、走向未來的縮影。

  隨后,98歲的“詩詞女神”葉嘉瑩通過視頻給港澳臺和海外朋友送出新春祝福;余光中半生摯友、番禺籍臺灣著名詩人方明,為了抒發對大陸朋友的思念,通過視頻深情朗誦了余光中的《鄉愁》;大陸昆曲演員俞玖林和臺灣作家白先勇視頻拜年,共話“把昆曲藝術繼續傳承下去”……

  央視新聞評論道,這些文化大家不僅道出了春節古雅、精致的一面,還打開了兩岸“共同文化、共同經歷、共同記憶”之鎖,讓我們在“感動”“致敬”之余,多了幾分對自己血脈中DNA的思考。

彼此牽掛!廈門85歲老人高秉濤回拜臺灣87歲大哥高秉涵。視頻截圖

  央視新聞也關注到,當臺灣87歲的老兵高秉涵與定居廈門的85歲弟弟高秉濤,通過視頻互相表達思念與牽掛;當因為疫情留在大陸過年的臺商田正杰向臺灣的家人“匯報”自己當天參加“包餃子大賽”的趣事;當兩岸婚姻家庭的小朋友們,奶聲奶氣地對鏡頭前的臺灣親人說“希望病毒快點走,你們也可以來蘇州過年”……你會發現,每一份簡單的問候里,都藏著厚重的“中國情感”。

  新春之際,這一條條充滿濃情厚誼的拜年視頻,不僅傳遞的是思念與祝福,是血脈相連的 “鄉愁”,也是對兩岸一家盼團圓的深切期寄。

  中國日報也在微博中提到,這場發端于社交媒體并迅速點燃網絡熱情的大拜年,將兩岸民眾流淌在血液中的“一家親”情感展露得淋漓盡致。

  香港商報評論稱,“新春報曉,情濃兩岸。在不能見面的情況下,互聯網讓兩岸的親情、友情連結在一起。濃濃的兩岸情緣,即便因為疫情也無法割舍?!?/p>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教授張志安在接受南方都市報的采訪時說,“海峽兩岸人民的相互問候,勾起我們濃濃的民族情懷和家鄉情懷。兩岸一家親,這個話題也讓大家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同根同源的情感,這是中華民族普遍的一種情感期待,具有強烈的情感動員和聯結作用?!?/p>

  人民日報評論指出,兩岸一家親,都是中國人。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兩岸同胞都是中華文化的傳人。海峽隔不斷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兄弟親情,擋不住兩岸同胞對家人團聚的熱切期望。兩岸民眾要交流、要合作是歷史潮流,無論兩岸關系怎樣風云變幻,都阻擋不了兩岸關系前行的步伐。

  新春家書里的青春關聯

  “穿越海峽的新春祝?!蔽齺砹嗽絹碓蕉嗟木W友,身在大陸的兩岸青年紛紛加入到這場“云端大拜年”的喜慶氛圍中。而他們通過視頻寫給島內家人的“新春家書”,也令人頗為感動。

  “小時候總是媽媽給我們紅包,她總會在上面寫下給我們每一個孩子的祝福。今年我長大了,換我包給媽媽紅包……”大年初一,在清華大學法學院讀研究生的臺灣學子蘇雍竣,用閩南話給家人拍了一段“新春家書”; 為了擔任冬奧志愿者,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大三學生、來自臺灣新竹的李若筠留在北京過年,她向遠在寶島臺灣的家人們送去視頻家書,祝福父母和妹妹們新年快樂、虎年吉祥;21年以來第一次沒有在家過年、在清華大學讀大四的臺灣學子周恩賢,通過視頻,用一段帶著幾分沙啞的聲音向父母送新春祝福,并表示想念媽媽燉的雞湯……這些情真意切的“新春家書”被大量網友們點贊留言。

  為何家書這種傳統的傳情方式,仍然能在互聯網時代受到年輕人的熱烈歡迎?中國青年報在評論中表示,鴻雁傳書,家書抵萬金,為什么游子眼里常含淚水,因為對家愛得深沉,家書才能把這深沉的愛寫得透徹,也才能抵達親人的內心。

  新媒體讓交流變得無比便捷,不必如從前車馬那樣慢,電子媒介能讓心意瞬間到達,天涯若比鄰,中國人還是喜歡把這種問候親切地稱為家書。深深的情意,還是需要長長的話,才能道盡。中國的方塊字,中國人傳統的傳情方式,厚重的文化儀式感,才能把我們與傳統文化相連、融入骨子里的親情深描出來。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中國青年報指出,這就是家書在今天這個新媒介發達的時代仍很流行的原因,我們中國人多很內斂,特別是在情感表達上,心中所想遠多于口中所說。我們給父母打電話時,有時雖然內心思念奔涌,但口頭往往很笨拙,常常沉默良久。很多在電話中當面說不出口的情話,卻能在文字和視頻中盡情抒發。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好嗎?現在工作很忙吧,身體好嗎?明年春節我一定回家,好了先寫到這吧。一部家書史,就是一部中國人傾訴思親思鄉思歸情感的心靈史,家書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但這個春節,這些身在大陸的臺灣青年,雖然不能與家人團聚,卻不會有孤獨、不適。在家書視頻里,蘇雍竣吃起了臺灣香腸,他說,這就是“家鄉的味道”。他還說,家人不會為他擔心,因為他們也知道“我在大陸生活得確實很好”。

1月28日,臺灣女生蔡云詠在新春家書中曬出紅毛衣。視頻截圖

  留在北京過年的臺灣女生蔡云詠就在給家人的視頻家書里開心地曬出自己準備好的紅毛衣。她難掩對這個特別春節的期待,“我跟我的室友一塊,拿了春聯,拿了福字,一會兒貼到門口”。

  澎湃新聞在評論中稱,相似的美食習慣、相同的節日習俗、熟悉的生活環境,都讓這些在大陸求學、工作的臺灣年輕人絲毫感受不到隔閡和陌生。未改的鄉音、紅色的毛衣、喜慶的春聯……經由它們,我們再次感受到“家”的力量,見證所有中國人的“精神原點”。

  我們來自哪里,我們的根在哪里,解答了這些問題,每一位年輕人的漫漫人生路才能走得更穩當、更堅實。臺灣學子的視頻家書之所以讓廣大網友感到格外親切,就因為我們血脈中有著相同的文化基因,有著相通的歷史記憶。

  誠如人民日報在評論中提到的,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來大陸追夢、筑夢、圓夢,在實現自身夢想的同時,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兩岸關系的未來和希望。年輕朋友互相拜年、互訴衷腸,共同感悟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獨特魅力,共同領略偉大祖國的滄桑巨變,共同憧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繪就了一幅幅動人的青春畫卷。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 相關閱讀
  • 習近平會見蒙古國總理奧云額爾登

      國家主席習近平6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出席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蒙古國總理奧云額爾登。...

    時間:02-06
  • 習近平會見摩納哥元首阿爾貝二世親王

      國家主席習近平2月6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摩納哥元首阿爾貝二世親王。...

    時間:02-06
  • 習近平會見盧森堡大公亨利

      國家主席習近平6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出席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的盧森堡大公亨利。...

    時間:02-06
  • 習近平會見阿根廷總統:開辟中阿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下一個輝煌50年

      (北京冬奧會)習近平會見阿根廷總統:開辟中阿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下一個輝煌50年  中新社北京2月6日電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6日中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出席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的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 ?..

    時間:02-06
  • 習近平會見新加坡總統:推動中新關系在后疫情時期行穩致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北京冬奧會)習近平會見新加坡總統:推動中新關系在后疫情時期行穩致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中新社北京2月6日電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6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出席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新加坡總統哈莉瑪。 ...

    時間:02-06
  • 康輝@大國外交最前線丨“德不孤必有鄰”在人民大會堂感受大國外交充實的一天

      2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會見來華出席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的10位國際政要。中午時分,習近平和彭麗媛設宴歡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的國際貴賓?! 〈髧饨怀鋵嵉囊惶旖Y束了,回顧這一天,記者康輝...

    時間:02-06
  • 習聲回響·溫暖聆聽|人類應該和衷共濟、和合共生

      人民幸福,大國之重。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攜手努力,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疫情防控堅決有力、冬奧圣火熊熊燃燒、航天事業再創佳績……一個個令人振奮的成...

    時間:02-06
  • 習近平會見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

      新華社北京2月6日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6日中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出席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的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 ×暯街赋?,今年是中阿建交50周年。半個世紀以來,中阿兩國始終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面...

    時間:02-06
  • 習近平會見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

      新華社北京2月6日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2月6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出席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的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  習近平指出,剛剛過去的2021年對中巴關系意義非凡。兩國慶祝建交70周年,回顧歷史、...

    時間:02-06
  • 習近平會見波蘭總統杜達

      新華社北京2月6日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6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出席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的波蘭總統杜達。  習近平指出,總統先生專程來華踐行5年多前許下的“冬奧之約”,反映出中波友誼經得起國際風云變幻...

    時間:02-06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源县| 鹿泉市| 泰兴市| 凌海市| 高邑县| 汤阴县| 宁晋县| 当阳市| 海安县| 博罗县| 云和县| 无极县| 河北省| 麦盖提县| 永宁县| 庆元县| 德昌县| 阿巴嘎旗| 灵川县| 察哈| 高邑县| 小金县| 东台市| 夏邑县| 大埔区| 洛浦县| 化德县| 沁源县| 林西县| 五河县| 朝阳县| 盐池县| 芒康县| 寻乌县| 荥阳市| 宁武县| 仁寿县| 湟中县| 福清市| 惠来县| 嘉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