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2月15日電 (記者 蔡敏婕)賞花燈、猜燈謎、吃湯圓、游園賞花……15日是中國傳統佳節元宵節,廣州市民都喜歡以傳統方式歡樂鬧元宵。廣州市內多處地方都進行了溫馨布置,傳統活動別樣精彩。
廣府年俗是廣州市越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元宵當日看花燈是廣府地區的傳統年俗。
元宵燈飾品種很多,主要有宮燈、絲料燈、夾紗燈、走馬燈、紙扎燈、花果燈等。而花果燈亦頗具嶺南特色,有紅柚皮雕成的柚子燈,素馨花、茉莉花結成的花燈等。
據廣府傳統婚禮習俗非遺傳承人盧燕武介紹,廣府人在元宵還有吃湯圓的習俗,也有人稱之為“糖丸”或“湯丸”,一般用糯米粉和水揉勻,再加白糖、芝麻或花生為餡做成。吃湯圓通常有慶團圓的含意。
在廣州市從化區環衛所的環衛之家內,環衛工人們通過包湯圓表達對冬奧會吉祥物的喜愛。“在湯圓的制作環節中,最難的是在湯圓上呈現吉祥物的臉部、四肢等部分。”環衛工人李葉華說:“吉祥物的手、耳朵、眼睛需要在糯米粉里加入食用色素后,揉搓成點、條、線,再黏上去精修,它的眼睛,還需要疊加三層大小不一的面團,才會有水汪汪的效果,而四肢部分也一定要用水粘牢,這樣才不容易煮散。”
環衛工人包湯圓 成廣聚 攝當天,廣東肇慶火車站舉辦了“我們在一起共度元宵節”活動,為旅客送上熱乎乎的湯圓,讓身處異鄉的旅客感受節日的溫馨。
“元宵節快樂,給您來碗湯圓吧。”“謝謝你們,出門在外,沒想到也跟在家一樣,在車站過上了元宵節。”一位懷抱著孩子的女乘客接過湯圓連聲道謝。廣州的張老先生吃了一口湯圓后,對工作人員的熱心善舉表示感動。今年“就地過年”逐漸成為合家團聚的新方式。
活潑可愛大獅子、小獅子早早等候在門口迎接穿著喜慶服裝的孩子們,給他們送上新年祝福……廣州市兒童福利會幼兒園在歡樂熱鬧的氣氛中開展了“虎虎生威喜鬧元宵”的歡慶活動,孩子們通過活動了解元宵節的傳統文化,感受中國文化,體驗元宵節的快樂。
除此之外,廣州市一汽巴士四分公司4路線也在公交車上精心布置小燈籠和燈謎,把車廂裝扮得年味十足,組織乘客一起鬧元宵、猜燈謎。
“這次在公交車廂猜燈謎,老傳統融合新玩法,燈謎除了傳統新春文化之外,還增加了交通安全、疫情防控小常識、中國歷史以及廉潔知識等內容問答。希望通過這些猜燈謎活動,讓乘客來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4路線車長胡燕輝說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