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2月17日電 (記者 馮志軍)記者17日從甘肅省氣象局獲悉,為實現智能網格預報數據的高效、準確解讀并將其直觀對外服務,蘭州中心氣象臺與國家氣象中心預報系統開放實驗室合作,引進人工智能自然語言技術,建設了甘肅省氣象預警預報文字自動生成系統,目前已上線試運行。
隨著科技進步和公眾需求不斷提高,天氣預報已經步入無縫隙、精細化、智能化的發展快車道,自2013年建設網格預報以來,目前甘肅已建成最高5公里網格距、逐小時分辨率的精細化智能網格預報業務體系。
智能網格預報業務系統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文字預報方面還存在不足,預報員單獨手動編輯的預報稿時效性和內容,均難以與智能網格預報保持一致。
已上線運行的該系統實現天氣預報數字化向文字化的智能轉換,可基于格點預報數據自動生成精細、規范、專業的文字類預報服務產品,包括廣播預報、早間預報、168小時指導預報等共8類文字預報產品。
據介紹,系統試運行期間,各類預報產品定時生成,相對于人工預報文稿具有穩定、高效、高相似度的特點,在保證智能網格預報產品與文字類預報產品一致性的同時,有效提高了業務效率。
下一步,蘭州中心氣象臺將圍繞智能網格預報,繼續完善各類決策預報服務材料的自然語言生成技術。
甘肅位于中國內陸的核心地帶,受西風帶、東亞季風和高原氣候影響,是典型的氣候變化敏感區和生態環境脆弱區。氣候作為人類生產生存和發展進步的重要自然條件之一,近百年來發生了顯著變化,受氣候變化和環境脆弱的雙重影響,甘肅省氣象災害損失呈現加重趨勢,在全球變暖背景下,甘肅生態環境建設和經濟社會生產對氣候的依賴日趨顯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