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速遞)姜杰委員: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將使中國具備2030年前載人登月能力
中新社北京3月5日電 (馬帥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首席總師姜杰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的研制當前正處于關鍵技術攻關及方案深化論證階段,將突破13項重大關鍵技術,火箭研制將使中國具備2030年前載人登月的能力。
姜杰表示,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的研制當前正處于關鍵技術攻關及方案深化論證階段,將突破13項重大關鍵技術,包括多機并聯復雜環境預示與控制技術、高可靠健康管理技術、自主飛行控制重構技術、大承載輕質化結構與分離機構技術、高性能氫氧發動機、高性能液氧煤油發動機、高性能增壓輸送技術等。
姜杰透露說,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的研制將使中國具備2030年前載人登月的能力,并為后續月球科考與開發、深空探測及空間資源利用打下基礎。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的研制探索了高效的運載火箭研發制造模式,打造了安全可靠、性能先進的載人運載火箭系列,同時滿足載人月球探測及近地空間站后期運營需求。
關于重型運載火箭研制情況,姜杰表示,重型運載火箭是具有跨代意義的運載火箭,其研制需要8到10年時間。該火箭極具技術先進性,可為中國未來國際商業發射服務開辟新途徑,通過一箭多星、大型空間平臺、深空探測等任務的國際發射,帶動航天發射服務產業的發展。
姜杰指出,重型運載火箭可以跨越式提升中國進入和利用空間的能力,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百噸級,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50噸級,任務覆蓋面廣、適應性強,既可用于空間艙段、空間電站等近地軌道大規模發射任務,也可用于載人登月、載人火星/小行星探測、太陽系邊際探測等深空探測任務,使中國空間活動進入全新的大規模探測階段,保障中國在宇宙探索和空間開發中的優勢地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