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在思政課堂上講好鄉村故事

2022-04-14 23:11:16

來源:人民論壇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的回信中提到:“希望你們繼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作為涉農高校思政教師,在思政課堂上,不僅要善用思政“大課堂”講好中國故事,更要把握歷史、現在和未來三個維度,講好中國共產黨人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故事,讓更多農林專業學生知農、愛農、強農、興農,積極投身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時代熱潮中。

  把握歷史維度,講好農村發展故事,讓大家認識到農村是一個“見證輝煌”的田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堅持用大歷史觀來看待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只有深刻理解了‘三農’問題,才能更好理解我們這個黨、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中華民族以農立國,創造了源遠流長、燦爛輝煌的農耕文明。近代以來,帝國主義列強持續入侵,致使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在此背景下,中國的農業凋敝、農村荒涼、農民遭殃。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逐漸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是農民問題,把農民當做最可靠、最忠實的盟友,把為廣大農民謀幸福作為重要使命,帶領農民群眾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成就。

  作為涉農高校思政教師,要講好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農民群眾,在廣大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帶領廣大農民打土豪、分田地,經過艱苦卓絕的武裝斗爭,實現了億萬農民翻身得解放的故事;要講好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一窮二白、人口眾多東方大國,組織農民重整舊山河、發展新生產,進行艱辛探索的故事;要講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農民率先拉開改革大幕,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推動農村全面進步,實現了由溫飽不足向全面小康邁進,完成歷史性跨越的故事。

  把握現實維度,講好脫貧攻堅故事,讓大家認識到農村是一個“創造奇跡”的田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路上一個也不能少,一個民族都不能少。中國人說話、中國共產黨說話、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說話是算數的。現在全中國56個民族都脫貧了,兌現了我們的莊嚴承諾。”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這意味著困擾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貧困問題,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這不僅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件,也是人類減貧史乃至人類發展史上的大事件,為全球減貧事業發展和人類發展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作為涉農高校思政教師,要講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農村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讓“為人民服務”的赤誠之心,化作精準扶貧的頂層設計和現實路徑。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堅決響應號召,與貧困群眾結對子、認親戚,把心血和汗水灑遍千山萬水、千家萬戶。在脫貧攻堅戰中,有1800多名黨員干部為減貧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為人民奮斗終生、不怕艱苦、不畏犧牲的承諾,構筑起“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偉大脫貧攻堅精神。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向全世界展現了我們黨領導億萬人民創造的人間奇跡。中國的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成效之顯著,前所未有、世所罕見。

  把握未來維度,講好科技創新故事,讓大家認識到農村是一個“大有可為”的田野

  “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省三亞市考察時再次強調科技興農的重要性。種子是農業科學的“芯片”,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命脈。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個品種可以造福一個民族。當前全球進入創新驅動時代,科技已經成為世界農業發展的核心動力,世界新一輪農業農村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目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正處于追趕跨入世界先進國家行列的關鍵階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

  作為涉農高校思政教師,要講好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故事。例如袁隆平將自己的“禾下乘涼夢”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統一起來,把雜交水稻高產作為畢生理想追求,為解決億萬中國人吃飯問題做出了卓越貢獻。要引導學生弘揚老一輩科技工作者改革創新的科技攻關精神,在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特征的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浪潮中,堅持理想、追逐夢想,拿出攻破“卡脖子”技術的干勁,十年磨一劍,久久為功。要講好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故事。我國正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社會的基本矛盾也處于重大的轉型期,現代農業目標已從“吃飽”、“吃好”轉變成“吃得健康”、“吃出健康”,農業承擔的功能也從讓農民“富起來”向讓農村“美起來”轉變,要引導學生認識到隨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號角吹響,以各類返鄉人員、科技工作者、大中專畢業生等新生力量為代表的“新農人”正響應號召向農村集結,這正是干事創業、大有可為的良機。要讓廣大學子們真正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事業中找到自我價值,做到學農愛農、學農事農、學農興農、學農強農。

  • 相關閱讀
  • 習近平同沙特王儲穆罕默德通電話

      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15日上午同沙特王儲穆罕默德通電話。...

    時間:04-15
  • 時政微紀錄丨習近平總書記海南行

      暖春四月,習近平總書記赴海南,開啟今年第3次國內考察。  4月10日下午,習近平來到位于三亞市崖州灣科技城的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察看實驗室搭建平臺支持種業創新成果展示,同科研人員深入交流。走進中國海洋大...

    時間:04-15
  • 以青春之奮斗創造青年之獲得

      【光明青年論壇】  以青春之奮斗創造青年之獲得  ——獲得感的時代內涵與青年群體獲得感的提升路徑  編者按  衡量民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的滿足狀況,獲得感無疑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心態指標。近年來,“獲得感...

    時間:04-15
  • 依靠斗爭贏得未來

      依靠斗爭贏得未來(思想縱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把“堅持敢于...

    時間:04-15
  • 上海本輪疫情社會捐贈收入3.37億元,支出3.16億元

      4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邀請上海市副市長彭沉雷、市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吳干渝、市民政局局長蔣蕊、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鄧小冬介紹情況。  請問,這次疫情以來上海慈...

    時間:04-15
  • “植物大熊貓”華蓋木引種39年后首次開花

      新華社昆明4月15日電(記者鄭博非、陳欣波)近日,在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昆明樹木園,一株被譽為“植物大熊貓”的珍稀瀕危植物華蓋木引種39年后首次開花。這標志著華蓋木在昆明遷地保護取得初步成功。  華蓋...

    時間:04-15
  • 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在百年奮斗歷程中,我們黨始終重視培養人才、團結人才、引領人才、成就人才,團結和支持各方面人才為黨和人民事業建功立業。今天,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

    時間:04-15
  • 海南東方市警方對4名重大刑事案件在逃人員進行懸賞

      中新網4月15日電 據海南省東方市公安局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海南省東方市公安局決定對4名重大刑事案件在逃人員進行懸賞。同時,公安機關呼吁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提供有關7起重大刑事案件的線索,對提供...

    時間:04-15
  • 2021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經濟犯罪案件7.7萬起

      中新網4月15日電 公安部新聞發言人李國忠15日表示,2021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經濟犯罪案件7.7萬起,挽回經濟損失281.2億元。  公安部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一年來公安機關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全力以赴維...

    時間:04-15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瓮安县| 郑州市| 广昌县| 双柏县| 宁津县| 望江县| 江北区| 乌审旗| 沁源县| 罗平县| 沈丘县| 崇明县| 新绛县| 罗平县| 夏邑县| 北票市| 彰武县| 廉江市| 都安| 永州市| 宁都县| 格尔木市| 青阳县| 陇西县| 金塔县| 淳化县| 永德县| 明星| 日土县| 房产| 富源县| 高唐县| 微博| 德兴市| 崇文区| 乐清市| 民乐县| 金湖县| 舟曲县| 喀喇沁旗| 登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