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7月20日電 (沙見龍 邵彩霞 夏傳真)記者20日從山東省審計廳獲悉,該廳現已啟動山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項審計調查,地域范圍涉及淄博、東營、泰安、濱州、菏澤5市及平陰、高青、東平、齊河等14縣(市、區),以促進自然資源資產高效利用、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對發展改革、財政、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水利、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單位展開調查。
據山東省審計廳方面介紹,在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方面,該廳重點關注是否建立工作推進機制、是否細化分解任務、是否確定約束性及預期性指標等,審查河(湖)長制、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等制度建立執行情況。在推進生態保護重點任務方面,重點關注最嚴格水資源制度控制目標完成情況、污染防治攻堅任務完成情況、集約節約用水情況、河湖岸線治理情況、生態修復情況以及水資源等相關資金征收管理使用情況,反映和揭示瞞報問題隱患、無序開采水資源、非法侵占自然資源、黑臭水體治理不力、擠占挪用財政專項資金等問題。
此外,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山東省審計廳將重點關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情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情況、保障和改善民生情況,揭露政府專項債券資金管理不規范、非法集資擔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運行效果不佳、違規發放涉農補貼資金、困難群眾救助政策存在堵點等問題。同時,審計一并關注巡視巡察、環保督察等監督中發現的突出問題整改情況。
在本次審計中,山東審計部門將結合22名省管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進行,與山東省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項巡視同步聯動,實現監督資源共享、資料信息互通、專業優勢互補、監督效應疊加,推進“政治體檢”與“經濟體檢”深度融合,凝聚監督合力,提升監督成效,促進該省黃河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