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建龍巖8月24日電 (張金川 廖珍妹 溫連光)作為聞名海內外的“客家祖地”,福建龍巖正積極與粵港澳大灣區開展對接交流,進一步完善對口合作框架協議和實施方案,扎實推進合作項目。
近年來,地處福建西部、毗鄰廣東的龍巖市依托大項目支撐,包括高端紡織、新型顯示等一批新的產業集群加速發展。去年,國家明確提出支持龍巖與粵港澳大灣區共建產業合作試驗區,閩西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龍巖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初步形成印制電路板、電子線纜、LED照明和智能終端、顯示器件及模組產業鏈條。
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的閩西武平縣正實施園區標準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為企業轉移落戶提供“拎包入住”服務。數據顯示,近兩年,武平縣新簽約招商項目124個,有77個項目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占比62.1%。
武平縣官方表示,將以承接灣區新型顯示產業外溢為重點,以建設新型顯示產業園為平臺,以引進培育一批頭部企業和鏈主企業為關鍵,開展建鏈補鏈招商,加速形成產業集聚。
值得關注的是,位于龍巖中心城區東北翼的未來城正吸引更多大型、優質項目落地。日前,中新社記者到“未來城”探訪發現,已有不少企業入駐。
“我們和時間賽跑,3年時間里把高端產業用房和辦公樓等配套建成。”龍巖市龍雁組團建設管理委員會綜合協調辦主任詹興東介紹說,目前在選商擇商中,除重點向粵港澳大灣區對口招商,承接產業鏈和供應鏈轉移外,也積極對接廈漳泉高新技術產業轉移。
近年來,龍巖市推進“數字龍巖”戰略,于2019年提出“一市兩區三組團”的發展思路,全面啟動“三組團”之一的龍雁組團開發工作,布局未來城和銀雁新城“兩城”。
未來城作為龍巖中心城區新羅區的重要增長極,總規劃面積5055畝,實施“園區、景區、城區”一體化開發。按“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產城人高度融合”理念,分為科創園、三創園、龍凈智慧環保產業園、能源互聯網產業園等四大園區。據披露,到2025年,未來城力爭產值突破300億元(人民幣,下同),年稅收16億元,建成數字化、智能化、生活化的綠色生態“5G智慧型”產業新城。
詹興東表示,未來城集科研院所、創新創造創業基地、總部經濟、物聯網、電子信息、環保基地、能源互聯網、新能源產品等于一體,基礎設施完備,“項目談妥,企業可馬上入駐。”
“總投資30億元的‘新興紡織項目’已基本完成從深圳搬遷至銀雁新城,進入試生產階段,達產達效后年產值預計可達18億元,年稅收1億元,帶動就業3000人。”在詹興東看來,正是強大的虹吸效應帶動了下游企業朗晴、雅祺等紡織類項目入駐園區標準化廠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