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科技術語翻譯與規范 為科技強國建設增添助力

2023-05-21 07:11:54

來源:光明日報

  你知道怎樣表示地球的質量嗎?千克、兆克……澤克、堯克,更大的數據如何描述?那電子的質量如何表示呢?毫克、微克……仄克、幺克,多小的數字能反映微觀世界?2022年以前,地球質量約為6×103堯克,電子質量約為0.9×10-3幺克。

  2022年11月,國際計量大會通過決議,引入4個國際單位制(簡稱SI)新詞頭,這也是1991年以來國際單位制首次新增詞頭。近日,國際單位制新詞頭中文定名發布:ronna譯為容[那],表示數字后有27個零;ronto譯為柔[托],表示數字后有30個零;quetta譯為昆[它],表示小數點后有27個零;quecto譯為虧[科托],表示小數點后有30個零。因此,地球質量可簡單表示為約6容克,電子質量約為0.9柔克。

  新詞頭定名后,它們將在大數據、天文、粒子物理等領域率先得到應用,為人們開辟更廣闊的研究領域和更深刻的認識途徑。為國際單位制新詞頭進行中文定名,是我國科技術語翻譯事業的一個縮影。術語是傳播科學概念、定義和規律的基本要素。那么,科技術語翻譯有何意義和價值?翻譯時應遵循哪些原則和標準?還有哪些難題亟待破解?記者就此展開采訪。

  為時和為事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提出的著名論斷。文學如是,語言亦然。科技術語翻譯也是“為時”“為事”而興,既不隨便創造,更非無的放矢。

  如果說科學技術是一座雄偉的“大廈”,那么科技術語就是其中的“磚瓦”。翻譯好科技術語,就是生產標準、優質的“磚瓦”。

  “科技名詞是科學技術形成、記錄、積累、交流、傳播的前提和基礎,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和工具。”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專職副主任裴亞軍指出,統一、規范科技名詞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構建新時代中國科技話語體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中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

  “科技術語翻譯應中國社會的進步而出現,應中國社會的需要而產生,宗旨是為中國社會服務,對中國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北京師范大學人文和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周薦說。

  “20世紀初,科技術語翻譯一度扮演了知識革新和話語演進的急先鋒。”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事務中心副主任張暉介紹,伴隨西學東漸,西方科學技術大規模傳入中國,官方有組織的科技術語翻譯實踐應運而生。1909年,清政府學部設立編訂名詞館,編纂了《植物名詞中英對照表》《數學名詞對照表》《心理學名詞對照表》等;1932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國立編譯館,其后組織審定并出版數學、物理學、天文學等自然科學名詞18種。

  1950年,新中國成立伊始即在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下成立學術名詞統一工作委員會。1985年,科學技術部和中國科學院共同成立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1996年更名為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更名的背后,科技名詞工作也由自然科學技術領域逐步擴展到工程技術、人文社會科學等領域。

  “科學技術有學科領域的分野,但科技知識的整體性往往無法割裂,學科交叉是常態,交叉學科也在大量誕生,這是科技發展的常態,也是科技發展的必然。”張暉說,無論是側重認識世界的自然科學,還是側重改造世界的工程技術,還是追求科技向善的人文與社會科學,都是人類知識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在現有科學技術領域全面總體布局,是順應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選擇。

  “時至今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已審定公布了天文學、物理學、語言學、教育學等150多種規范科技術語,內容覆蓋基礎科學、工程與技術科學、人文社會科學、醫學等各個領域。”裴亞軍說,這對我國科研、教學和學術交流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原則和標準

  國際單位制新詞頭的中文定名有何講究?“在此次定名過程中,新詞頭相關領域的科技專家和語言文字專家一道,不僅考慮了科學性、單義性、系統性、簡明性、民族性、協調性、約定俗成等基本原則,還結合詞頭的讀音、字義,綜合考慮了易認、易讀、避免歧義、避免混淆等因素。”張暉指出。

  新疆大學天山學者、博士生導師馮志偉認為,科技術語翻譯要注意準確、簡潔,并結合語境理解。“科技術語通常是反映現代科學技術新概念的新術語,需要嚴格準確地翻譯,以保證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科技術語常常需要結合上下文語境或專業領域才能正確理解其含義。比如英語的bridge,在建筑學中應當翻譯為‘橋’,在音樂學中應當翻譯為弦樂器上的‘琴馬’,在牙科學中應當翻譯為‘齒橋’。”馮志偉補充道。

  “科技術語翻譯大致要遵循效用第一、意義第二、形式第三的三大原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學研究中心教授黃忠廉認為,科技術語翻譯旨在促進科技交流,因此能滿足讀者的需求且為其所接受,成為科技術語翻譯的首要原則,體現為可讀性、透明性、關聯性、有效性等。

  黃忠廉強調,作為反映科技思想的最小最佳載體,科技術語的語義準確是最高要求,因此如實傳達意義成為第二原則,體現為科技術語翻譯的準確性、單一性等。“在價值與語義傳達之下,科技術語翻譯常采用取意舍形、因意變形、因意造形等手段,形式處于最次要的地位,常體現為簡潔性、規范性等。”

  針對醫學術語翻譯,南方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醫學英語系副主任蔣文憑提出了“關聯原則、語境原則和人文原則”三個原則。關聯原則指整個概念體系中不同節點、不同層級術語之間的關聯互動,確保譯名表達規范統一;語境原則指只有在真實的專業語境和交際語境中才能實現醫學術語的精準翻譯;人文原則指必須忠實于醫學的人文底色,對術語承載的倫理價值和文化價值予以關照。

  就人文原則的應用,蔣文憑舉例:“Down Syndrome從‘先天愚型’改譯為‘唐氏綜合征’‘21三體綜合征’,Alzheimer’s Disease從‘老年癡呆癥’改譯為‘阿爾茨海默病’,都是為了尊重生命健康、消除疾病歧視,通過術語譯名彰顯醫學倫理價值。”

  同時,科技術語翻譯的“中國味”一直是學者關注的焦點。

  “錢學森院士就特別重視科技術語翻譯的‘中國味’,可歸納為形、音、義三個方面。”南京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盧華國說,就“形”而言,術語翻譯要考慮定名的簡練,取二字組合為最佳,盡力實現規整的形式感;從“音”來看,術語翻譯要盡量體現音韻和聲調的節奏美感,避免聲調單一;從“義”來看,術語翻譯要符合漢字的表意特點,盡量利用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內涵來表達術語概念。

  “兼顧形、音、義三個方面的‘中國味’是一種理想化的追求。在準確的前提下,譯者若能有意識地從形、音、義進行優化調整,不僅能凸顯外漢術語翻譯的‘中國味’,而且能服務于漢語術語的健康發展,對促進術語知識的傳播與交流也有重要意義。”盧華國補充道。

  難題和解題

  在國家未發布新詞頭等此類新詞的譯名之前,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副教授、中國翻譯協會翻譯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王華樹在翻譯時就遇上了“新詞尚未有統一譯法”的真空期。此外,術語語義變化加快、縮寫詞不斷出現、多義術語難以取舍、術語翻譯不一致等難題,也時常阻滯他的科技術語翻譯工作。他進一步舉例——

  “‘神經網絡’的翻譯在英文語境下是‘Neural Network’,但是近年來又衍生出‘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人工神經網絡)。”

  “人工智能領域中還常常使用各種縮寫詞,如CNN(卷積神經網絡)、RNN(循環神經網絡)、GAN(生成對抗網絡)、BERT(雙向編碼器表示轉換)等。”

  “在一些中文翻譯中,Deep Learning被翻譯為‘深度學習’‘深層學習’‘深入學習’等,有些地方則保留了其英文原名。”

  在為公司提供語言服務的工作中,華為翻譯中心語言服務一部部長韓宇積累了豐富的科技術語翻譯經驗。“無線網絡領域有一項華為的創新解決方案——分布式基站。其中,基站一般對應base station,這就需要在前面加一個限定詞來體現‘分布式’的特點。我們采用了distributed來翻譯。現在,分布式基站的英文術語Distributed Base Station(縮寫DBS)已經成為一個標準術語,被行業廣泛使用。”

  韓宇進一步指出,隨著科技發展,譯者也要考慮一些術語是否要變化或更新。“比如Internet,最早音譯為‘因特網’,隨著時代變化、技術演進和普及程度變化,逐漸出現了‘互聯網’的譯法。現在,‘互聯網’這一譯法已經被廣泛應用,更大眾化也更好理解。”

  “術語是科技的靈魂。其漢外互譯難題均涉及翻譯的語境與自身,以后者為主,前者為輔。”黃忠廉說,語用力求得體、語義力求準確、語形力求規范,是科技術語翻譯內在困難的三種表現。

  大數據時代的科技術語翻譯產生了新的變化,王華樹將其概括為:專業科技術語翻譯日益增多、科技術語涵義日趨多樣性、專業性科技術語的普及化、科技術語的標準化、科技術語本地化需求增加。

  采訪中,多位專家提出建議,加強術語管理意識、利用術語自動對齊技術、構建專業領域術語庫、利用翻譯記憶技術,從而有效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助力科技術語翻譯。

  (本報記者 肖人夫 柴如瑾)(來源:光明日報)

  • 相關閱讀
  •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主要內容如...

    時間:05-22
  • 自主創新路  拳拳赤子心

    30余年來,湖南科技大學海洋實驗室主任萬步炎帶領團隊刻苦攻關、不懈鉆研,實現了我國海底鉆機裝備與配套地質鉆探技術的突破和跨越。他們鉆下2000余個屬于中國的海底鉆探孔,映照著科學家拳拳...

    時間:05-22
  • 在全社會弘揚奉獻精神(人民論壇)

    “多虧村黨總支書記‘手把手’幫帶,讓我學知識、長經驗,也拓展了客戶。”得益于“導師幫帶”制度,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下馬關鎮三山井村村民袁榮麗,憑借特色枸杞,推開致富之門。去年以來...

    時間:05-22
  • 鉆下“中國孔”:向海圖強!

    萬步炎在湖南科技大學海洋實驗室工作(2022年7月25日攝)。   新華社發 站在數米高的“海牛Ⅱ號”面前,這個身量精瘦、滿頭白發的“...

    時間:05-22
  • 中共代表團訪問巴拿馬

    新華社巴拿馬城5月20日電 (記者蘇津)應巴拿馬民主革命黨邀請,中聯部副部長李明祥率中共代表團于5月18日至20日訪巴,舉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宣介會,會見國會副議長法諾...

    時間:05-22
  • 朝著共同發展繁榮的方向繼續前進(國際論壇)

    5月18日至19日,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在西安舉行。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見證了中亞國家同中國友好交往的悠久歷史。如今,這座千年古城又見證了雙方開啟合作新篇章。 過去30多年來,中...

    時間:05-22
  • “哈中經貿合作潛力巨大”

    陜西的茯茶、富平柿餅、藍田玉、兵馬俑文創等產品集體亮相;哈薩克斯坦的面條、果汁、葡萄酒、蜂蜜等產品琳瑯滿目。近日,慶祝“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暨中哈商品展在陜西西安舉辦。展會期間舉...

    時間:05-22
  • 堅持守望相助、共同發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和音)

    中國和中亞國家以守望相助為出發點,在涉及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等核心問題上堅定給予彼此明確、有力支持;以共同發展為落腳點,攜手打造深度互補、高度互贏的合作模式;以普遍安全為著力點,...

    時間:05-22
  • 在更高水平、更高標準、更高質量上開展合作

    維夏之月,百卉俱開。在習近平主席親自主持下,中國—中亞峰會在陜西西安成功舉行。峰會期間,中國同中亞五國達成了包括《中國—中亞峰會西安宣言》《中國—中亞峰會成果清單》等在內的7份雙...

    時間:05-22
  • 湖北荊州民間投資活力持續增長

    總投資121億元的荊州偉勝不銹鋼復合新材料項目建設現場,工程車進進出出,挖掘機作業不停。湖北省荊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個項目今年1月底開工建設,預計明年2月投產,達產后年銷售收...

    時間:05-22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沭阳县| 即墨市| 六盘水市| 会理县| 杭州市| 兴文县| 鄢陵县| 济宁市| 开原市| 肇东市| 阿瓦提县| 千阳县| 邛崃市| 丰县| 剑川县| 扶余县| 盐亭县| 镶黄旗| 上高县| 重庆市| 广河县| 准格尔旗| 乾安县| 穆棱市| 姜堰市| 盐边县| 鄄城县| 红桥区| 哈尔滨市| 丰城市| 天水市| 鹤峰县| 元朗区| 白河县| 同心县| 依安县| 利辛县| 全州县| 正宁县| 宁乡县| 东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