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搶收與晾曬烘干兩個關鍵(豫論場)
“農業生產既抓平時,也抓應急,不容有一絲懈怠。統籌規劃,加快補齊農業設備、設施短板,我們才能在應對極端天氣時更加從容。”
評論員 丁新科
目前,全省多地降雨停止。經歷一場近十年最嚴重的“爛場雨”,全省小麥搶收也進入關鍵期。雨剛停的時候,收割機暫時進不了地,貿然搶收小麥濕度過大,不利于收儲,更影響產量與品質。但長時間的陰雨天加上高溫,極易造成麥粒穗上發芽,小麥一天一個樣。可以說,今年夏糧生產情況更加復雜嚴峻,收割時機很重要,收獲之后晾曬烘干也是關鍵,必須綜合研判,果斷行動。
我省推出十項應急搶收措施,最大化地協調調度,發揮全省現有3萬臺履帶式收割機和4660臺烘干設備的作用。省財政5月30日緊急下撥資金2億元,專項用于小麥烘干,就是抓搶收和晾曬烘干這兩個關鍵環節,保產量、保品質。
組織人力物力,對積水地塊加緊排澇,就能為后續收割機作業創造有利條件,收割條件成熟,立即展開搶收。小麥專家郭天財也建議,要充分利用現有烘干設備,加大財政補貼力度,開辟更多室內外公共晾曬場所。
夏糧生產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涉及農業農村、交通運輸、收儲企業等各部門各環節,統一調度、加強協調,就能為“龍口奪糧”創造更多有利條件。人們常說,人努力,也要天幫忙。不同于設施農業,大田作物擺脫不了天氣的影響。或許作物生長前期風調雨順,但臨近收獲期的一場大雨或干熱風就會造成減產。如何將天氣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就要向科技、設施要答案。
極端天氣頻發,再一次提醒我們要加快補齊農業設施短板。農業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包括高標準農田建設,還包括大型烘干設備、履帶式收割機、良種等農業科技、設施方面的建設。履帶式收割機,能在土地松軟的情況下入場,這是一般收割機所不具備的優勢;大型排澇設備,能大幅提升排水效率;大型烘干設備,可在陰雨天實現農作物快速收儲。這些設備設施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農業生產加道“保險”,就要穩步提升農業大型設施裝備的覆蓋率。
農業生產既抓平時,也抓應急,不容有一絲懈怠。統籌規劃,加快補齊農業設備、設施短板,我們才能在應對極端天氣時更加從容。(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