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①至圖④依次為吳為山、楊力舟、董玉龍、李士武。
  圖⑤為中國美術館外景。
  以上均由中國美術館供圖
  數據來源:中國美術館




習近平總書記5月21日給中國美術館的老專">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打造國家級乃至世界級藝術殿堂(守望·特別策劃)

2023-06-07 08:17: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①至圖④依次為吳為山、楊力舟、董玉龍、李士武。
  圖⑤為中國美術館外景。
  以上均由中國美術館供圖
  數據來源:中國美術館

習近平總書記5月21日給中國美術館的老專家老藝術家回信。回信強調,“新征程上,希望中國美術館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人民至上辦館理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質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質服務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新時代人民群眾欣賞美術佳作、提升文化素養的國家級乃至世界級藝術殿堂”。

60年來,一代代美術館人在中國美術館辛勤耕耘。從風華正茂到皓首蒼顏,他們參與了中國美術館的建設,也親歷了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

——編  者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

“讓更多人通過美術館遇見藝術”

墨香書香,詩詞為伴。出生于江蘇一戶書香門第,受父親影響,吳為山自幼便經常誦讀古詩、練習書法。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全國興起了一股“下海經商”熱,可吳為山并未動心。“不能所有人都去做生意,也需要有人去追尋精神價值。”吳為山說。

精神的力量從何而來?吳為山從他最熟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入手,為中華歷史人物塑像。吳為山創作了多件中華歷史人物雕塑,包括孔子、老子、李白、杜甫等。在他的精心雕刻下,這些作品不僅形態鮮活、栩栩如生,更呈現出中國歷史文化的意蘊。

從2014年起,吳為山擔任第五任中國美術館館長。在動員書法家高二適先生的家屬捐贈作品時,吳為山說:“先生的作品掛在客廳里,只有親朋好友能看到,作品掛在美術館,全國人民都能欣賞。”這一番話打動了高二適的家屬,他們最終同意將高先生的作品捐給中國美術館。為了表示感謝,吳為山專門手簽收藏協議和收藏證書,寄發給每一位捐贈者。

近年來,吳為山還提出“典藏活化”的思路,強調對藏品的活化利用。吳為山說:“藏品在庫房是物,活化后才是寶。美術館活化館藏作品,是對歷史負責,也是對藝術家的尊重,更是對國家和社會的回報。”

于是,中國美術館持續推出典藏系列展覽,并形成品牌。2017年,大型典藏活化展“美在新時代”展出期間,每天都有觀眾排起長隊。2014年至2021年,中國美術館共舉辦“典藏活化系列展”百余個,藏品出庫量達1.6萬余件/套。

白天事務繁忙,吳為山便把夜晚時間留給創作。2019年香山革命紀念館落成,吳為山承擔起創作大型主題雕塑的任務。夜深人靜,吳為山盡情沉浸在藝術的世界里,他的雙手在形與神的對話中從不停歇。《百萬雄師渡大江》《勝利的消息》等作品,都是吳為山在夜深人靜時創作而成的。

這些年,吳為山的作品走向了世界各地。《馬克思》雕像矗立于馬克思家鄉德國特里爾,《神遇——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雕塑立于希臘雅典古市集……“我們提出了推動美術國際交流‘三個一’——一張臉、一顆心、一個魂。臉是民族國家的文化特征,心是彼此坦誠真摯的溫厚之心,魂是共同維護珍愛和平之魂。”吳為山說。

多年來,每到大年初一,吳為山總會帶領藝術家們早早來到館里,為參觀者書寫“福”字。同時,吳為山還提倡運用新技術,搭建藝術與大眾的橋梁。吳為山說:“線下和線上美術館相結合,可以讓更多人通過美術館遇見藝術。”

中國美術館原館長楊力舟——

“要讓新中國的文化設施長久保存,始終屹立”

“中國美術館從興建至今,已有60個年頭,前進的每一步,都離不開黨的堅強領導。”楊力舟說。

楊力舟回憶,1958年,黨中央在北京要興建“十大建筑”,其中就包括中國美術館。“十大建筑”其中的9項,按計劃于新中國成立10周年慶典時完成,但美術館沒能趕上,黨中央決定縮小規模,只建主體大樓,緩建藏品畫庫和陳列廳、研討廳。直至1963年5月23日,由建筑師戴念慈設計的中國美術館向社會正式開放。

唐山大地震時,中國美術館主樓受損嚴重,對大樓抗震加固迫在眉睫。楊力舟擔負起主持維修的重任。楊力舟特地邀請上級部門相關負責同志來美術館考察,只見主樓橫梁斷裂、地基下陷、整體向東傾斜,當即決定閉館維修。耗時一年,最終消除了主體大樓的安全隱患。“要讓新中國的文化設施長久保存,始終屹立。”楊力舟說。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美術館的藝術品征集與收購速度也在加快。藏品數量的不斷增長,就需要更為現代化的保管與維護方式。美術館主樓加固后,數萬件藏品的保護管理,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中國美術館首任館長劉開渠在病危之際仍不忘叮囑楊力舟趕快建設畫庫。楊力舟給上級部門寫信,陳述新建防潮、防盜、防爆的現代化畫庫的必要性;邀請吳冠中、常沙娜等藝術家,來到地下藏品庫參觀指導……1997年,4200平方米、具有國際先進儲藏能力的現代化藏畫庫投入使用。7萬余件藏品(包括民間藝術)得到妥善保管。

2002年12月底,中國美術館主樓擴建升級后,“美國波士頓博物館藏畫展”“盧浮宮農村寫實油畫展”等重磅展覽陸續亮相;德國大收藏家路德維希夫婦向中國美術館捐贈其收藏品;“中國百年水彩畫展”“徐悲鴻誕辰百年紀念展”“潘天壽大師繪畫展”等各門類美術展覽輪番登場……

楊力舟時常會想起劉開渠的話——“我們要把美術館建成中國的盧浮宮。”這句話一直激勵著楊力舟在工作中全身心付出。

中國美術館原研究部主任董玉龍——

“藝術家們的人品、畫品和藝品,令人敬佩”

在調任中國美術館前,董玉龍在北京師范大學從事了20多年的美術教育工作。上世紀60年代初,董玉龍便開始參與油畫作品收藏、籌辦美術展覽等工作。多年后回想起來,董玉龍說:“我和美術館早已結緣。”

有人說,美術院校是有圍墻的學校,美術館是沒有圍墻、對社會進行審美教育的大學校,董玉龍牢牢地記住了這句話。來館工作后,董玉龍發現美術館工作與學校大有不同。在首任館長劉開渠、副館長張諤以及同事的幫助下,董玉龍很快適應了。

董玉龍還記得當年劉開渠和張諤來上班時,經常到三樓董玉龍和同事的辦公室里來,跟他們盡情暢談與藝術相關的各種話題。從美術史聊到當前的藝術發展,大家樂此不疲,十分盡興。

收藏保管藏品,是董玉龍的一個工作重點。中國美術館對入藏作品及付費有嚴格的標準。董玉龍回憶,當時許多作者都不計較稿酬,慷慨地將作品交給美術館收藏。這讓董玉龍很感動,也讓他的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如今,董玉龍已退休33年,一些往事卻時時涌上心頭。中國美術館曾獲捐畫家潘天壽的名作——《記寫雁蕩山花》。潘天壽曾一再叮囑夫人何愔,將作品捐贈給中國美術館。獲捐后,董玉龍帶上稿酬前往杭州探望潘天壽,卻發現潘天壽學生作品的稿酬,都遠高出當時美術館給《記寫雁蕩山花》定下的稿酬標準。

后來,在相關部門支持下,潘天壽舊居被改建為潘天壽紀念館,董玉龍應邀參加落成典禮。董玉龍發現館內還陳列著另一幅尺幅相同的《記寫雁蕩山花》,作品上有挖補的痕跡。董玉龍又震驚又感慨:“潘天壽把最好的作品留給了中國美術館。”與潘天壽的故事類似的,還有靳尚誼、魏紫熙、崔子范等。“藝術家們的人品、畫品和藝品,令人敬佩。”董玉龍說。

中國美術館原安保部門員工李士武——

“美術館就是我的家,我要守護好”

自1963年從部隊退役,李士武便開始在中國美術館工作。60年一甲子,李士武笑稱,他的“館齡”和美術館“同齡”。風雨滄桑,他見證了這座國家級藝術殿堂的發展與變化。

李士武來自農村,年幼喪父,一直生活艱難。直到入伍后,人生才迎來轉機。部隊的歷練讓李士武不斷成長,也培養出他的拳拳愛國之心。軍旅生涯結束后,革命博物館、軍事博物館等單位都有錄取李士武的意向。當時,中國美術館剛剛開放,急需專業人才,李士武毅然選擇來到中國美術館工作。

館內防水,幫建場館,維修館柱……在美術館,李士武干過各種各樣的“雜活”。只要哪里缺人手,李士武便一馬當先。

那時候,館內還沒有專門的物業管理人員,需要員工值守夜班。李士武便帶上折疊小床,直接睡在館里,不時起來巡視,一值守便是一整個通宵。李士武的女兒李敬回憶,父親十分熱愛工作,基本不怎么回家,甚至有時候過節也不回來。

對李士武而言,美術館不僅是工作地,他常常對家人說:“美術館就是我的家,我要守護好!”退休后,李士武還時常到美術館來看看,他感覺就像是回到了“家”。近些年,李士武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很多事情都忘記了,唯獨沒有忘記的是中國美術館里的人和事。李敬說:“他80多了,又患了病,但一去美術館就心情特別好,嘴里說著還想回來工作。”

李敬請了一位護工,平日在家照顧父親。護工偶爾會騎著三輪車,帶著李士武從中國美術館門前經過。李士武總會回頭看著美術館,仿佛在尋找自己在這里工作過的痕跡,仿佛要回到那段激情燃燒的美好歲月……

(實習生康一帆參與采寫) 

 

■記者手記

精業篤行  臻于匠心

中國美術館的老專家老藝術家們的精神令人感佩。他們日復一日在崗位上耕耘著、奉獻著,他們對藝術精益求精、對美育事業全心投入,帶領更多人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創造美。從中國美術館建館之初,很多老專家老藝術家就來到中國美術館工作,一待就是幾十年。如今雖然年歲已高,但只要聊起美術館的往事,他們仍如數家珍、侃侃而談。“美術館就是我的家”,簡簡單單一句話,是他們對中國美術館深厚感情的真實寫照。

始于初心、臻于匠心,一代又一代老專家老藝術家們陪伴中國美術館走過60年的發展歷程。在創作上,他們筑起藝術大廈,將美帶給觀眾;在館內,他們堅守崗位、默默奉獻。在他們的生命里,“美”已成為終生的夢想、一輩子的事業。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07日 06 版)

  • 相關閱讀
  • 邊寨協商會 議事惠民生(全過程人民民主·在現場)

      剛過晌午,云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定鎮大水井村的議事長廊就熱鬧了起來。木結構的廊亭下,村民、村組干部、民警、學校負責人以及當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齊聚一堂,邊寨協商議事...

    時間:06-09
  • 維護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

      本報北京6月8日電 (記者張璁)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司法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薪暖農民工”服務行動的通知》,對維護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等工作做出部署安排。  通知明確...

    時間:06-09
  • 長三角積極探索共同治水

      本報南京6月8日電 (記者王偉健)從江蘇蘇州吳江區東太湖流出的太浦河,一路流經蘇浙滬3省市15個鄉鎮,直達上海的黃浦江。太浦河流經之處有個汾湖,是江蘇和浙江的省界湖泊,湖水沿著支流...

    時間:06-09
  • 努力成為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人民論壇)

      干事創業,既要政治過硬,又要本領高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著力解決“本領恐慌”、能力不足的問題,指出:“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職責使命,領導干部必須全面增...

    時間:06-09
  • 推動文化繁榮 建設文化強國

      8日,首屆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舉行8場分論壇,來自各個領域的從業人員和專家學者圍繞繁榮文藝創作、發展數字出版、促進電影業高質量發展、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建設人文灣區、促進文化貿易、...

    時間:06-09
  • “共同創造更加適宜生存和發展的環境”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考察,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

    時間:06-09
  • 1至5月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61億元

      本報北京6月8日電 (記者李心萍)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獲悉:1至5月份,充分發揮鐵路投資對全社會投資的有效帶動作用,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61億元,...

    時間:06-09
  • “美麗經濟”帶富鄉親(千萬工程 一線探訪)

      浙江省安吉縣靈峰街道橫山塢村,竹海綿延,微風習習,夏日里的這份清涼格外怡人。  走進民宿“阿忠的家”,綠意滿目,花香滿園,裝點得精致溫馨。望著草坪上休憩的客人,95后民宿主人藍晴...

    時間:06-09
  • 深入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權威部門話開局)

      6月8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祥喜等介紹“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重大決策部署 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有關情況。  推動公共安全...

    時間:06-09
  • 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6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首屆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開幕,強調我們要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

    時間:06-09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集贤县| 安康市| 安多县| 黄大仙区| 广汉市| 永寿县| 长武县| 文成县| 克拉玛依市| 潜山县| 宁晋县| 建平县| 琼中| 张家川| 杭锦后旗| 金堂县| 淮安市| 邢台县| 溧阳市| 大兴区| 曲沃县| 北川| 三门县| 濉溪县| 四子王旗| 黑水县| 玛多县| 龙南县| 巴林右旗| 鸡东县| 三台县| 丹棱县| 大港区| 汝南县| 武隆县| 玉山县| 洛阳市| 德清县| 百色市| 聂荣县| 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