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習近平主席著眼人類前途命運,聚焦時代發展大勢,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跨越地理阻隔、突破文化差異、融合發展需求,同各國發展戰略對接,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蒙古國是首批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之一。近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蒙古國“草原之路”倡議順利對接,合作成果不斷顯現。
戰略互信是中蒙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保障。蒙古國領導人出席兩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并在同中國領導人會見時多次表達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意愿。近年來,中蒙兩國克服新冠疫情影響,密切高層交往,充分體現了兩國關系的高水平。2022年,習近平主席同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舉行會談,共同擘畫新時代中蒙關系發展的新藍圖。雙方一致同意,繼續將中蒙良好政治關系積極轉化為合作動力,用好兩國地理毗鄰、經濟互補的優勢,著力推進和拓展互利合作,實實在在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
共建“一帶一路”為推進中蒙務實合作提供重要平臺。共建“一帶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順應了蒙古國共享發展機遇、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熱切期待,豐富了中蒙經貿合作內涵。兩國大項目務實合作好消息頻傳,鐵路、公路、邊境口岸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不斷推進,雙方商定的新增鐵路口岸正在加快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取得積極進展。2021年和2022年,中蒙雙邊貿易額連續兩年突破100億美元,正朝著200億美元目標前進。雙方將繼續把蒙古國自然資源能源稟賦和中國市場、技術、人才充分結合,加強在能源、金融、農業、科技、綠色發展、數字經濟等領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共建“一帶一路”為中蒙人文交流持續注入動力。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蒙人文交流豐富多彩,蒙古國掀起“一帶一路”研究熱,相關紀錄片在蒙古國播出并取得良好反響。新冠疫情發生后,兩國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羊來茶往”載入中蒙友好史冊,譜寫了兩國民間友好的新篇章。今天,雙方人員往來更加密切,體育、文化、旅游、教育等領域合作擴大,兩國傳統友好得到弘揚發展。
中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蒙古國也致力于國家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雙方可以繼續深化發展戰略對接,攜手推進現代化建設。中方愿同蒙方一道,落實好兩國元首重要共識,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為契機,繼續豐富中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內涵,深化雙方政治互信與互利合作,加快構建中蒙命運共同體。
(作者為中國駐蒙古國大使)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30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