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文化需要物質形式上的傳承,更需要一代代人在心里傳承。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來到位于蘇州古城東北隅的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步行察看古街風貌,觀看蘇繡制作,體驗年畫印刷,強調“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寶貴財富,要保護好、挖掘好、運用好,不僅要在物質形式上傳承好,更要在心里傳承好。”
“更要在心里傳承好”,體現的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禮敬與自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是當代中國發展的突出優勢。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對于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兒女理應發自內心地珍惜,竭盡全力地愛護。
“更要在心里傳承好”,指明了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正確方法。物質形式是文化的載體,而精神內涵是文化的實質。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要傳承其外在的“形”,更要傳承其內在的“神”,“形神兼備”“心領神會”才能深刻理解、內化于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至今仍具有普遍意義,不論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準則,還是“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不論是“民為邦本”的政治思想,還是“天下大同”的胸襟情懷……都展現出跨越時空的力量,是我們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礎。
善于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和歷史智慧,我們就一定能以中國人特有的韌性、耐心和定力,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11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