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門,霧氣撲面而來。23攝氏度的恒溫菇房,近10層高的菇架上,朵朵銀耳通體雪白,走近還能聞到淡淡芳香,宛如盛放的鮮花。
福建古田,是個典型山區縣,森林覆蓋率高達72.1%,人均耕地面積">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朵朵銀耳出深山(經濟新方位·縣域經濟觀察)

2023-11-21 08:35: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打開門,霧氣撲面而來。23攝氏度的恒溫菇房,近10層高的菇架上,朵朵銀耳通體雪白,走近還能聞到淡淡芳香,宛如盛放的鮮花。

福建古田,是個典型山區縣,森林覆蓋率高達72.1%,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一畝。在這個閩東小縣城,以銀耳為主的食用菌全產業鏈總產值達235億元,農民70%的收入來自于此。當地生產的食用菌多達38種,銀耳產量占全球90%以上。

“以菌立縣”,古田如何做到?近日,記者來到古田一探究竟。

智能化生產,提質增產

群山連綿,青山綠水間,是一座座菇房。天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天源”)技術主管李鵬站在智能控制系統前,輕點屏幕,菇房內溫度濕度瞬間調節。“菇房可以模擬野生環境。能想到嗎?我一個人能管理172間菇房。”李鵬說。

生態、地理和氣候條件得天獨厚,古田自古是食用菌生長的“溫床”。到上世紀90年代末,古田已有銀耳種植戶3萬戶,銀耳產量占全國90%以上。

“全縣量大,各家各戶其實很少。”李鵬解釋,銀耳嬌嫩,冬天怕凍、夏天怕熱,一年只種6個月,種植季全家人都撲在菇棚里,小心照料,產量卻很難提高。

“以小農戶為主的產業形態難以滿足產業規模化發展和市場高品質的需要,機械化、標準化成為必然。”古田食用菌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李速說。2015年,古田針對性出臺促進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9條措施;縣里每年拿出1000萬元,支持龍頭企業、工廠化生產、標準化基地建設。

政策支持下,第一家袋栽銀耳工廠化企業——天天源在大橋鎮落地。工廠化投入巨大,由菇農投資的天天源很快經營困難。

“必須引入龍頭企業。”古田縣千方百計引鄉賢林久芳回鄉接手天天源。“用地需求,政府幫助解決;技術難題,科技特派員聯合攻關;新品種開發,福建農林大學(古田)菌業研究院幫助試驗……家鄉誠意滿滿!”林久芳說,天天源智能化生產很快步入正軌。

同一時期,在外經商的張家巧和丈夫回到古田,從事銀耳生產。在縣里引導下,張家巧接手晟農食用菌合作社,主攻銀耳智能化生產和有機栽培。

“智能化生產,大大提高產業規模和產品質量。2015年以來,越來越多的高品質銀耳通過智能化生產走向世界。”李速說,智能化還使銀耳種植突破了季節限制。

精深加工,產品百花齊放

智能化生產的高品質銀耳在銷售上卻沒有達到預期。

“最低時一斤只有12元。成本投進去了,價格卻持續走低。”張家巧回憶道。

原因何在?“產量大增,市場接近飽和。”李速解釋。2018年,古田銀耳陷入低價潮。古田縣將促進食用菌發展舉措增加到15條,鼓勵食用菌加工業發展,并對申報為規上企業的每家給予5萬元獎勵。

在天天源,林久芳早前便將目光瞄向精深加工,有了政策支持便率先試水。張家巧仍有猶豫——機械化意味著更大投入,風險很大,要不要做?

一次,縣里組織外出學習,張家巧在外省一家制作零食的工廠看到,生產線上是開蓋即食的銀耳羹。“撕開包裝,入口就是熬煮好的美味。”張家巧一打聽,這家工廠用的原料是古田銀耳,一罐成品的價格卻相當于一斤古田銀耳!

2019年,張家巧引進第一條精深加工生產線,第二年銷量大增,第三年增加到7條生產線。如今,每天6萬多朵新鮮銀耳,從菇棚采摘,2小時內運往精深加工車間,經熬煮、鎖鮮、凍干、包裝,“變身”一包包即食銀耳羹,銷往各地。

“從初級產品到精深加工產品,附加值最少增加30%。”張家巧說。

精深加工為銀耳產業注入了新生機。海拔1000米的高山上,菇農王振泉去年成為加工企業的合作伙伴。企業要求標準化種植,王振泉將菇棚改造一新。“改造后,種植節省人力,銀耳賣出了好價格。”王振泉很高興。

古田縣將這一思路延伸至其他農產品,配套支持物流建設、電商產業園發展。一車車精深加工的農產品從這個山區縣城運往全國各地。

打造品牌,發掘新增長點

鮮燉銀耳羹、銀耳露、銀耳餅干、銀耳面膜、銀耳多糖……在古田縣“十方田”農產品展示中心,直播鏡頭前,30多種銀耳產品令人眼花繚亂。

古田將銀耳作為拳頭產品,帶動縣域經濟發展。做大做強銀耳產業,古田不止于精深加工,還著力打造品牌。

2020年,古田規劃建設食用菌產業園,分東、西、北3個片區,為產業筑巢引鳳。東區保留初加工、冷鏈、包裝、配送;西區定位精深加工,配建1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北區堅持創新驅動,為產業發掘新增長點。

一系列動作引來外界關注。當年,一家從廣東起家,深耕銀耳種養、加工多年的生物科技公司在古田落地。“這不僅為古田銀耳產業注入新鮮血液,也帶動品牌建設。”李速介紹,此后兩年,古田銀耳涌現出30多種精深加工產品、上百個品牌。

如今,古田有自己的縣域公共品牌“十方田”,建立了食用菌“數字大腦”,在不久的將來,古田食用菌將實現全流程可溯,銀耳標準化水平將進一步提升。

銀耳成為古田人民增收致富的“幸福花”。以銀耳為突破口,古田食用菌、水蜜桃、芙蓉李、油柰等產業發展提速。

“以銀耳破題,激活更多縣域經濟形態。古田將持續推進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努力走出一條產業富民興縣的鄉村振興之路。”古田縣委書記張成慧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21日 02 版)

  • 相關閱讀
  • 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巴以問題特別視頻峰會

      11月21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巴以問題特別視頻峰會并發表題為《推動停火止戰 實現持久和平安全》的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攝   11月21日晚,國家...

    時間:11-22
  • 提升基層市場監管辦事效率(消費萬花筒)

      “花錢買了一臺按摩椅,只使用了一次扶手就壞了,聯系售后要收取高額維修費,這可怎么辦?”日前,重慶市江津區幾江街道居民張明玉來到當地市場監管所投訴。  “大媽,您先別著急,慢慢說...

    時間:11-22
  • 為工傷職工提供更高質量服務保障

      近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七部門印發《關于推進工傷康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切實推動預防、補償、康復‘三位一體’的工傷保險制度建設,探索建立適合...

    時間:11-22
  • 我國數字標簽試點覆蓋主要食品類別

      本報北京11月21日電 (記者楊彥帆)記者從國家衛生健康委獲悉:為擴展食品標簽展示形式,為消費者閱讀食品標簽提供便利,國家衛生健康委今年啟動了數字標簽試點工作。目前已經有20余家企業...

    時間:11-22
  • 加快補齊農村現代物流短板(市場漫步)

      加快農村物流高質量發展,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促進商品和資源要素有序流動的迫切需要      前不久,今年我國第1000億件快件產生,比2022年達到千億件提前了39天,再次展現出我國物流行...

    時間:11-22
  • 健全考核機制 激勵擔當作為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中級人民法院18名干警職務得以晉升,平時考核成為他們在職務晉升中的重要依據。  近年來,錫林郭勒盟不斷健全公務員平時考核機制,優化考核方式方法、完善考...

    時間:11-22
  • 開展生物柴油推廣應用試點示范

      本報北京11月21日電 (記者丁怡婷)生物柴油是以廢棄油脂等生物質為原料生產的可再生能源,是國際公認的綠色清潔燃料。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通知,組織開展生物柴油推廣應用試點示范,拓展國...

    時間:11-22
  • 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消費視窗·完善社區服務 提升生活品質)

      在江蘇宿遷市沭陽縣南湖街道,社區居民把廢舊物資投入再生資源智能回收站的回收箱。   丁華明攝   在浙江寧波市鄞州區,小區居民在使用位于社區內的“搭把手”智能...

    時間:11-22
  • 用心用情護航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在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護航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過程中,湖北公安機關聚焦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做到“有呼必應、無事不擾”,堅持打擊靠前、防范靠前、服務靠前,努力讓企業和企業...

    時間:11-22
  • 聚焦產業就業 推進鄉村振興

      “今年前9個月我家收入一共3.1萬多元,僅通過土地流轉種植馬鈴薯和在基地干活,收入就增加了1萬多元。”在山西省陽泉市盂縣東梁鄉東梁村,村民王建明掰著手指算起豐收賬。  圍繞山西省的...

    時間:11-22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桓台县| 青铜峡市| 武邑县| 昌宁县| 密山市| 嵊州市| 武隆县| 环江| 渝中区| 蒙城县| 宜兰县| 潮州市| 郎溪县| 盐边县| 海晏县| 崇阳县| 台江县| 丘北县| 综艺| 瑞金市| 芜湖市| 滁州市| 施秉县| 南康市| 呈贡县| 鹿邑县| 茌平县| 娱乐| 革吉县| 聂荣县| 厦门市| 丹凤县| 白玉县| 武义县| 永定县| 芦山县| 西藏| 合作市| 平安县| 通道| 北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