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3月23日電 (記者 趙強)“僑界朋友在新質生產力發展過程中肯定會大有作為。”近日,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受邀向部分在皖僑資企業介紹全國兩會精神時如是說。
安徽省僑辦在合肥高新區召開傳達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報告會,部分在皖僑商參會。趙強 攝“新質生產力”是今年中國兩會的一個熱詞,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抓住新質生產力發展機遇?也成為當下在皖僑資企業關注的一個焦點。
“我們本身就是一家科技創新屬性很強的企業,與新質生產力契合度高。有了中央這樣一個政策的引領,我們僑資企業未來發展的信心會更足。”合肥中科普瑞升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任濤坦言道。
合肥中科普瑞升于2015年7月在合肥高新區成立。在研發技術的同時,中科普瑞升建成了中國第一家以腫瘤原代細胞為特色的“活體”生物樣本庫,為新藥研制及臨床的精準醫療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任濤說,新質生產力主要的目標是鼓勵科技創新,讓科技型企業快速地成長起來。“從這一點來講,我認為對科技型僑企是一個利好的消息,也是一個利好的政策。”
“新質生產力和科技創新密切相關,落戶在合肥高新區的僑企,大部分都是有海外背景,帶著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來到合肥投資創業。他們本身的科技儲備力量就比較強,創新優勢明顯。”任濤認為,僑資企業應始終保持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搶抓新質生產力發展機遇。
在合肥市僑商會會長、陽光醫療集團董事長王邦侃看來,新質生產力代表了中國制造的當下與未來,正點燃中國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新質生產力是企業發展新的增長點,是提升我們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支撐。”
王邦侃介紹,作為目前安徽省醫療器械行業為數不多的上市公司之一,該公司正向高端醫美生物科技產業發力,如今已引入臺灣地區和澳門高科技研發團隊,在合肥打造一個集產供銷一體化的國際化高端醫美生物科技品牌。
趙皖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新質生產力是代表新技術、創造新價值、適應新產業、重塑新動能的新型生產力,其本質是創新和高質量,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高質量是經濟發展的一個最重要標準,這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
趙皖平認為,僑界具有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資源豐富等優勢,僑資企業擁有敏銳的市場捕捉能力、寬闊的國際視野,以及巨大的人脈資源。“要把僑企優勢和當下新的理念、政策優勢,以及廣闊的市場相結合,僑資企業在這一過程中定能大展宏圖。”
據不完全統計,安徽省現有僑資企業1萬多家,投資總額占該省外資60%左右。安徽省僑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安徽邦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齊說,近年來,一批科技“新僑”扎根安徽,深耕細作,已成長為各自領域的領軍者,并投身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希望廣大僑資企業要把握新質生產力發展機遇,向‘新’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