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3月28日電 (郭軍 白振江 趙德航)記者從28日肇慶海事局了解到,該局海青實驗創新工作室成員近日運用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結合后期融合建模技術,成功構建了肇慶港口海事處長達56公里的西江段實景三維模型。這一模型的創建,標志著高精度、高清晰、全感知、可拓展的數字轄區的誕生。
據介紹,為深化科技在海事監管服務中的融合應用,推動海事服務的創新與高質量發展,海青實驗創新工作室特啟動了“建模大業”計劃。經過近一年的精心籌備與實地調研,最終“實景三維數字轄區”成功面世。
肇慶楊海大橋實景航拍圖與三維建模。肇慶海事局 供圖在海事基層治理工作中,對水域的現場監管、航行規則的制定以及演習管制方案的設計等關鍵環節,均需要依托詳盡的地圖信息。然而,傳統的海圖、衛星圖及行政轄區圖往往存在信息滯后、細節缺失以及直觀性不足等問題,影響了海事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
實景三維數字轄區展現出了明顯的優勢:首先,其圖像細節豐富,還原度高,能夠清晰展現航道中的碼頭、建筑、山形、橋梁、渡口、錨泊區等關鍵要素,為海事監管提供了更為真實、全面的信息。其次,數字轄區具備高度的靈活性和時效性,可以隨時通過無人機進行更新,確保信息的實時性。此外,數字轄區還具備強大的交互式功能,可在三維場景中自由瀏覽、添加信息點,輔助航行規則設計、應急救援演習及交通管制方案的制定。最后,數字轄區的數據共享便捷,為不同機構間的協同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海青實驗創新工作室將繼續致力于實景三維數字轄區的研究與應用,推動海事監管服務的創新與升級,持續推進全要素‘大交管’的基層首創,為構建安全、高效、智能的海事管理體系貢獻智慧和力量。”該工作室負責人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