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八閩千姿)千年文廟閩臺緣

2024-04-01 12:24: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福州4月1日電 題:千年文廟閩臺緣

  作者 葉秋云

  地處福州繁華熱鬧的東街口商圈,一座氣勢宏偉的磚紅色古建筑,與烏塔隔路相望,在周圍現代建筑、都市的熙熙攘攘映襯下格外醒目。這是有1200多年歷史的福州文廟。

  福州文廟目前正閉館進行長達九個月的修繕,這是自清咸豐年間重建后170多年來首次大修。

3月22日,坐落于福州鬧市區的福州文廟在周圍現代建筑映襯下格外醒目。 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文廟,是古代祭祀孔子和進行儒學教育的場所,是禮制廟宇與官方學校合二為一的建筑規式。作為福建省內最早的文廟和中國最早一批興建的地方文廟,福州文廟已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州市博物館副館長林馨舟告訴中新社記者,福州文廟始建于唐初,此后歷經擴(重)建,逐漸成為福州培養文化人才的中心基地和尊孔崇儒的禮制發揚地,見證了福州這座城市千百年來的文脈流芳和閩臺兩地不可分割的深厚文緣。

3月22日,福州文廟吸引游人參觀。 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走進福州文廟,穿過泮池和泮橋,走過面闊三間、進深兩間的大成門,向右側行去,便是2007年立的“福州歷代進士名錄”所在之處。該名錄按歷史朝代先后為序,收錄了林則徐、沈葆楨等福州從唐至清的正科(含恩科、制科)進士名單。

  “福州文廟是福州文脈歷史的獨特記憶。”在福州文廟保管所所長林立杰看來,“文廟興,則科舉興”,福州文廟建成,就像是種下了一顆“種子”,讓教育在閩臺兩地漸漸發芽,才會有那么多的歷史名人與“儒林佳話”流傳。

  2020年,為迎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福州文廟舉辦了《鄒魯名邦 文脈流芳——福州古代教育史展》《科舉鰲首 大魁天下——福州歷代狀元展》《識禮明仁 聞樂知德——禮樂文化展》等展覽。展覽位于福州文廟大成殿的東、西廡,讓參觀者可一覽“海濱鄒魯”文教之盛。

  “科舉考試加強了臺灣與大陸的聯系。”林立杰告訴記者,清代收復臺灣后,設立臺灣府,隸屬福建;福州文廟作為省廟,無論是泉州、漳州還是臺灣的考生,都要從各地匯聚到福州府來考試,拜訪省城文廟(即福州文廟)。

  據史料記載,清代福州與臺灣的教育交流包括儒學、書院、義學、私塾、蕃學等各種層次和形式的教育組織。在清政府管轄臺灣的200多年間,從福建各地前往臺灣任府縣學教授、教諭、訓導的多達300余人;在“廟學合一”制度下,他們把福建文廟的祭孔典禮等帶到了臺灣。

  1666年,有“全臺首學”之稱的臺灣首個儒學教育機構——臺南孔廟建成。清政府治理臺灣期間,大興儒學,在臺各地建孔廟,促使臺灣文風大興,各地大小孔廟建筑風格、式樣與福建各地孔廟相同。

2021年10月16日,海峽兩岸聯合祭孔典禮在福州文廟、臺南孔廟同步舉行,36名臺灣嘉賓在福州文廟參與祭拜。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正因與臺灣文緣頗深,福州文廟今年初被列入福州市首批“臺胞尋根示范點”。“這彰顯出閩臺之間的歷史相連、文化相系、心靈共鳴。”來自臺灣的陽光學院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院長馬彥彬認為,兩岸同胞都很重視教育,這是中國人共同的文化基因;文廟既是儒學傳承的圣地,也是中國人一脈相承“守禮重教”的神圣象征。

  2014年,首屆海峽兩岸聯合祭孔大典在福州文廟舉行。參加大典的臺灣中華華夏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沈智慧表示,回到這里,正是回到了閩臺文脈共同的根。

  時至今日,福州文廟已成為兩岸民間熱絡交流、共續閩臺情緣的見證。即便在新冠疫情影響下,2021年10月、2022年1月,福州文廟、臺南孔廟依然視頻連線共祭孔子,兩岸同禮共同表達對至圣先師的敬意。

  “在熟悉的文廟里,臺胞更能尋得自己的歷史之根、文化之根、心靈之根。”馬彥彬期盼福州文廟進一步發揮文化傳播的功能,讓更多臺灣民眾感受到大陸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脈絡,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完)

  • 相關閱讀
  • 臺灣PMI連續13個月維持緊縮

      中新社臺北4月1日電 (記者 楊程晨)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簡稱“中經院”)4月1日公布,全臺3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7.9%,環比下跌0.2個百分點。這項反映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的先行指標,臺灣已連續13個月維持...

    時間:04-01
  • 上海:在4月集中開展政策宣貫 提高民營企業融資獲得感

      中新網上海4月1日電(高志苗)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1日發布消息稱,近日,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上海市委金融辦、金融監管總局上海監管局、上海證監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上海金融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

    時間:04-01
  • “我們擁有共同的姓氏,兩岸同胞擁有共同的血脈”(兩岸觀察)

    “歡迎游子回家!”櫻花盛開的三月下旬,在武漢江夏黃氏大宗祠廣場上,江夏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黃海向前來祭祖的五位黃姓臺灣同胞張開了歡迎的臂膀。“天下黃姓出江夏,萬派朝宗江夏黃。”黃海介紹,據各地黃氏族譜記...

    時間:04-01
  • 新疆兵團:茴香地套種百香果 南果北種拓致富路

    中新網烏魯木齊4月1日電 (史玉江 張艷)近年來,隨著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南方果品在新疆落地生根,“南果北種”開啟了農業種植的新思路。日前,從廣西南寧引進的首批3萬株百香果苗抵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

    時間:04-01
  • 學習卡丨“從種樹開始,種出屬于大家的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

      人勤春來早,植綠正當時。每年這個時候,我國從南到北都漸次掀起植樹造林的熱潮。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種樹開始,種出屬于大家的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繪出美麗中國的更新畫卷。”總書記多次參加義務植樹...

    時間:04-01
  • 雄安:腳下八千年

    ...

    時間:04-01
  • 海報|從1數到9,看長三角一體化“久久為功”

    新華社上海4月1日電 2023年區域經濟總量突破30萬億元!在我國經濟版圖上,有一片通江達海的熱土,這就是滬蘇浙皖合抱而成的長三角。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五年多來,一系列數字的變化,讓人們感受到長三角一...

    時間:04-01
  • 中國之美丨云南的全新打開方式

    不同的生活方式流動在你我身邊在簡單的節奏中表達詩意的日常睜大眼睛,全神貫注在這里體會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中國之美·看見云南第一集《云南的全新打開方式》這里,是中國的“色彩寶庫”如詩如歌的美景多民族于此交...

    時間:04-01
  • 智慧路、聰明車……看“智慧基因”如何影響雄安這座“未來之城”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消息對外公布。7年來,這座“未來之城”的建設取得了重大的階段性成果。目前,雄安新區380多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6700多億元,4000多棟樓宇拔地而起。承接疏...

    時間:04-01
  • 萬千氣象看云南|唱火《小雅·鹿鳴》和《螃蟹歌》的合唱團 什么來頭?

    “一個螃蟹(hǎi)嘛八呀八只腳(jio)兩個夾夾往天上戳背上背個殼殼么那么大一坨哎呦夾到我呢腳(jio)……”近些天來一首云南方言演繹的《螃蟹歌》在網上“火”了清亮的童聲,“魔性”的歌詞讓一眾網友直呼“根...

    時間:04-01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沂市| 运城市| 五莲县| 进贤县| 铁岭县| 澄迈县| 澄江县| 旅游| 泸定县| 九寨沟县| 章丘市| 邵东县| 灵宝市| 容城县| 扎囊县| 梨树县| 开阳县| 山阴县| 洮南市| 龙州县| 祁阳县| 宁河县| 延津县| 吉隆县| 马尔康县| 盐池县| 青海省| 定安县| 天峨县| 宝应县| 苍溪县| 金溪县| 抚顺市| 大理市| 郓城县| 文昌市| 河源市| 米脂县| 玉屏| 天镇县| 屯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