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4月15日電 (記者陳瑜)在15日舉行的2024春季核能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上,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廷克介紹,截至目前,我國商運核電機組共55臺,總裝機容量5703萬千瓦,僅次于美國、法國,位居全球第三;在建及已核準核電機組38臺,總裝機容量4480萬千瓦。
論壇期間發布的《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4)》藍皮書顯示,2023年我國商運核電機組繼續保持安全穩定運行,全年新增商運核電機組2臺;全年核電設備平均利用時間為7661小時,核電發電量4334億千瓦時,位居全球第二,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86%,其中福建、遼寧、海南省核電發電量占比超過20%,年度等效減排二氧化碳約3.4億噸。
根據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WANO)近年來發布的年度運行安全業績指標數據統計,近5年來,我國核電廠具備統計WANO綜合指數的核電機組中,綜合指數為滿分的機組占我國運行核電機組總數的65%,占世界滿分機組總數超過40%,核電運行安全總體水平持續位居國際先進行列。
張廷克表示,當前我國核電發展仍存在核電裝機規模與實現“雙碳”目標的要求還不匹配、現有核電建設布局不能適應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要求、核能綜合利用尚未形成產業規模等問題,核電廠運行安全仍面臨挑戰。首先,根據我國核電發展情況,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將陸續有批量化新機組投入運行,如何保證新投運機組安全穩定運行,是整個行業面臨的重要挑戰;其次,冷源安全、設備老化、人員培養和防異物管理等一些長期存在并需要持續關注的問題,全行業應給予高度重視,認真分析研究并制定有效措施加以防范;此外,應繼續推動建立行業事件經驗反饋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