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梧州11月18日電 題:廣西蒙山長坪瑤族鄉40年蝶變 繪就民族團結進步新畫卷
作者 張廣權 俞靖
初冬時節,走進廣西蒙山縣長坪瑤族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嶄新堅固的磚瓦房、蓬勃發展的多元化特色產業,訴說著長坪瑤族鄉發展的故事。這些生動的場景,不僅是長坪瑤族鄉民眾當下幸福生活的生動寫照,更是長坪瑤族鄉四十年來團結奮進、鑄就輝煌的有力見證。
在長坪瑤族鄉的發展歷程中,民族團結始終是不變的主旋律。各民族同胞手挽手、肩并肩,共同應對困難與挑戰,共同分享發展成果。互幫互助的故事在田間地頭、在村頭巷尾不斷上演,民族情誼在歲月的洗禮中愈發深厚。
圖為蒙山縣長坪瑤族鄉“三月三”游客過火海。(資料圖)蒙山縣委宣傳部 供圖依托康養資源做強“山”“水”文章
長坪瑤族鄉群山環繞,地處蒙山縣“中國天然氧吧”的核心地帶,森林覆蓋率達92%,依托優越的生態資源、得天獨厚的康養資源及豐富多元的民族文化,持續發展生態文化旅游。
在蒙山縣打造“中國睡眠康養小城”之際,康養旅游帶旺長坪瑤族鄉當地農副產品銷售。2017年以來,長坪瑤族鄉年均接待游客2.8萬余人,實現旅游年均收入716萬元(人民幣,下同)。特色種養效益逐年攀升,2023年全鄉生姜產值超4000萬元;蜂蜜產值超400萬元;大鯢、羅漢果、八角等產值超300萬元;南垌羊場壯大為全市最大生態黑山羊養殖場,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近20萬元,當地產業結構優化,讓瑤鄉民眾在家門口實現富起來。
圖為蒙山縣長坪瑤族鄉民眾參加當地舉辦的活動。(資料圖)郁良權 攝文旅融合發展鑄就民族團結畫卷
長坪瑤族鄉依托豐富多元的民族文化,建成長坪瑤族鄉瑤族文化陳列室,在“水韻瑤寨”景區建立瑤繡、瑤藥、瑤族美食、農耕文化、歌舞文化展示室,進一步推動瑤族文化傳承和保護。當地累計舉辦九屆“三月三”節慶活動、三屆“魅力長坪·修路節”,推動瑤族文化同各族文化交融發展。“瑤族特色婚嫁”“瑤話山歌”“盤王舞”三個項目入選自治區、梧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傳承民族文化,講好民族團結故事。
長坪瑤族鄉打造生態旅游“魅力瑤鄉·水韻瑤寨”品牌,以國家4A級景區水韻瑤寨景區為核心,通過“生態+文化+產業+旅游+生活”五位一體模式,將茶山天湖、范水少數民族村寨、白竹少數民族村寨、竹塢民宿、三妹瀑布、沙籮鄉村振興示范點等景點“串珠成線”,拓展成“環瑤鄉生態文化旅游精品線路”。長坪村榮獲“廣西鄉村旅游重點村”稱號,長坪水韻瑤寨景區喜獲“中國慢生活休閑體驗區”稱號,全鄉年接待游客超3萬人,實現旅游收入700多萬元。
圖為蒙山縣長坪瑤族鄉民眾舞草龍祈求風調雨順。(資料圖)鐘德獻 攝鄉村建設提檔,點亮瑤胞放心路
“舊時瑤寨部分路段沒有路燈,每至深夜村里總需手持電筒探路,如今,隨著鄉村發展,寨子新添路燈,村寨變得亮堂堂,串門訪友再也不用打手電筒了。”蒙山縣長坪瑤族鄉長坪村旱田組村民鄧伙章說。
長坪瑤族鄉持續以建設宜居宜業鄉村,夯實民生保障。全鄉公路總里程超90公里,實現硬化道路通鄉、通村、通組;建設灌溉渠道、水壩,為農業發展持續補足“能量水”;修建錯車道60個、停車場18個,安裝太陽能路燈400多盞,照亮瑤胞“幸福路”。
為守護好當地民族文化,建成民族文化展館等一批項目,完成鄉政府及長坪村坪垌組周邊民族特色立面改造,對少數民族村寨進行修繕保護,塑造出獨具特色的鄉村風貌。保障民生方面,建成長坪民族小學教學樓、學前綜合樓、宿舍、食堂、籃球場等并投入使用,極大改善鄉村教學環境。
長坪瑤族鄉歷經多年發展,如今傳統農業基礎愈發穩固,特色農業產業得到提升發展,惠及民生的基礎設施也日趨完善,奮力共筑和美瑤鄉的愿景,正令瑤胞收獲幸福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