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12月20日電 (梁丹妮 鄭屈)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標準《公路水路行業安全生產信用評價規范(4個部分)》(以下簡稱《規范》)正式實施。該《規范》與《交通運輸行業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規程》《交通運輸行業安全風險評估規范》等地方標準為廣西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相關工作提供了規范依據。
圖為工作人員結合《規范》開展安全檢查工作。(資料圖)黃志明 攝近年來,廣西積極推動交通運輸行業建立健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與安全風險自查自控管理制度,科學組織編制和修編行業安全生產地方標準;制定風險識別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手冊,開展安全風險評判,繪制風險圖譜;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制定突發事件分類分級規范處置規程,有效防范風險、消除隱患,保障行業安全生產平穩有序運行。
廣西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是中國西部首個由行業主管部門推動成立的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專業性機構,致力推進廣西交通運輸行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十四五”以來,該中心參與編制地方標準26項,涉及道路運輸、城市客運、水路運輸、港口營運、公路水運工程建設、公路運營等領域。其中,20項地方標準和行業指南已實施。
當前,廣西正全面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截至12月,廣西交通運輸廳組織檢查各領域生產經營單位1.31萬家次,排查整改問題隱患4萬余個,開展行政處罰1萬余次,責令停產整頓45家,曝光、約談、聯合懲戒企業648家,約談通報有關地區及部門13次。參與檢查的部門和專家全面應用新實施的地方標準作為參考。
“以前,廣西交通運輸行業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流程無規范可依據或參考,相關工作流程不夠規范、統一。”廣西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局安全監督科科長楊忱介紹,《交通運輸行業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規程》實施后,從業人員不再“摸著石頭過河”,有了清晰明確的操作流程,每一個隱患都能被精準排查、及時治理。
廣西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地方標準的實施,為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實施安全生產分類指導、分級監管提供了重要依據。
如今,在廣西的交通運輸線上,從業人員的安全行為愈發規范,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緊密銜接、安全有序。雙重預防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各類隱患得到及時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事故發生的頻率顯著降低,安全形勢總體平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