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12月23日電 (呂妍)記者23日從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山東省人大聚焦常委會重點工作任務,健全完善工作機制,改進優化服務保障,持續加強代表工作能力建設,代表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山東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12月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呂妍 攝山東省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主任蘇建斌介紹說,該省人大健全完善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代表、邀請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和代表座談會等機制。82名常委會組成人員今年年內聯系代表640余人次,40名全國、省人大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并參加座談會,邀請提出相關議案建議和熟悉相關領域的代表400余人次,參與立法調研、執法檢查等活動。
蘇建斌表示,該省人大統籌推動“一府一委兩院”聯系代表工作,建立定期溝通協調機制,全年累計服務保障203名代表參加座談、觀摩、視察等活動,41名代表參加大型問政節目,推薦36名代表擔任行風監督員、社會監督員等。推動代表聯絡站提檔升級,編印《全省代表聯絡站點案例選編》,積極構建“實體+網上+掌上”多樣化、立體式聯系群眾格局,將13萬多名五級代表就近編入7500多個代表聯絡站點,有效打通代表聯系服務民眾“最后一公里”。
“山東作為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儒家文化發源地、沂蒙精神誕生地,也是名副其實的全國文物大省。”山東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學愛說,今年10月,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對全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山東省文物保護條例》(以下簡稱“一法一條例”)的貫徹情況進行了執法檢查。
王學愛稱,從執法檢查的情況看,“一法一條例”作為文物保護領域的基礎性法律法規,自頒布實施以來,為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改革創新,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目前,山東擁有不可移動文物3.35萬處、國有可移動文物286萬余件/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101處增加到226處,世界文化遺產由3處增加到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由687處增加到1968處,博物館由153家增至812家,公布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040處、可移動革命文物19433件/套。“一法一條例”實施情況良好,成效明顯,山東文物保護工作總體走在全國前列。
“下一步,我們將督促和推動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研究落實執法檢查報告,全面統籌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進文物活化利用,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山東力量。”王學愛透露,山東省人大也將組織學習好、宣傳好、實施好最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按照法制統一的原則,積極推進《山東省文物保護條例》修訂工作,增強地方性法規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為做好新時代文物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