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將至
一大批新規將施行
涉及新能源車年檢、“鬼秤”治理等
一起了解↓↓
01 首部!新能源汽車年檢有新規
《新能源汽車運行安全性能檢驗規程》將于3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部專門針對新能源車的安全檢測標準。規程將動力蓄電池安全充電檢驗和電氣安全檢驗成為必檢項目。同時,還將對驅動電機、電控系統以及用電安全等安全特性進行檢驗。
02 嚴打“鬼秤”和“缺斤少兩”
新修訂的《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將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
規定集貿市場主辦者應當配備用于公平復核的計量器具,并擺放在顯著便捷位置。
要求集貿市場經營者應當正確、規范使用計量器具和法定計量單位,對屬于強制檢定范圍的計量器具應當定期送檢。
明確經營者不得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計量器具,規定經營者利用具有作弊功能計量器具構成欺詐的,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退一賠三”規定。
03 公立醫療機構取消門診預交金
國家衛生健康委研究決定自2025年3月起,全國公立醫療機構取消門診預交金、將住院預交金降至同病種醫保患者個人自付的平均水平,以切實減輕患者預付資金壓力,提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
04 沒有“CCC認證” 電動汽車不能出廠銷售
市場監管總局決定對電動汽車供電設備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管理。
自2025年3月1日起,開始受理認證委托;
自2026年8月1日起,未獲得CCC認證證書和標注認證標志的電動汽車供電設備,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通過實施CCC認證,可以對電動汽車供電設備防觸電、短路保護、耐火耐燃等關鍵安全指標進行嚴格測試,有效防止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產品流入市場,切實筑牢產品質量安全屏障。
05 追索和收回流失文物不受時效限制
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自3月1日起施行。文物保護法自1982年11月頒布實施以來,歷經1次修訂和5次修正,此次再次進行修訂,標志著我國文物保護進入依法治理的新階段。本次修訂新增了對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還的條款。
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第八十一條:
國家加強文物追索返還領域的國際合作。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依法會同有關部門對因被盜、非法出境等流失境外的文物開展追索;對非法流入中國境內的外國文物,根據有關條約、協定、協議或者對等原則與相關國家開展返還合作。國家對于因被盜、非法出境等流失境外的文物,保留收回的權利,且該權利不受時效限制。
06 嚴格限制采伐和移植古樹名木
《古樹名木保護條例》自3月15日起施行。其中,嚴格限制采伐和移植。
規定除搶險救災等特殊緊急情形外,禁止采伐古樹名木;依法采取應急處置措施采伐古樹名木的,應當及時報告。
規定古樹名木原則上實行原地保護,不得移植;對于國家級、省級重點建設項目等選址確實無法避讓古樹名木,以及古樹名木的生長狀況可能危害公眾生命安全,確需移植的,規定了嚴格的審批程序。
07 視障群體迎規范“可觸摸”國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家通用盲文方案》《國家通用手語水平等級標準及測試大綱》語言文字規范,于3月1日正式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家通用盲文方案》規定了國歌的國家通用盲文書寫方案,包括五線譜方案和簡譜方案,適用于視力殘疾人參加的奏唱國歌的場合,將幫助視力殘疾人規范、統一、嚴肅地奏唱國歌。
《國家通用手語水平等級標準及測試大綱》適用于國家通用手語水平測試,是手語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08 不得限制、妨礙登記檔案遷移
《經營主體登記檔案管理辦法》將于3月20日正式施行。《辦法》明確經營主體存續期間,登記檔案應當持續保存,經營主體注銷后,登記檔案保管期限一般為20年。明確經營主體向遷入地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登記、遷入登記檔案,無需在遷出地重復提出申請;遷入地、遷出地登記機關要做好對接和檔案移轉,不得限制、妨礙登記檔案遷移。
09 規范互聯網軍事信息傳播秩序
《互聯網軍事信息傳播管理辦法》將于3月1日起施行。《辦法》共5章30條,重點對從事互聯網軍事信息傳播活動,開辦互聯網軍事網站平臺、網站平臺軍事欄目、軍事賬號,以及對互聯網軍事信息傳播實施監督管理等作出規范。
監制丨鄭弘
制片人丨文雅
策劃丨隋博宇
編輯丨遲曉涵
審校丨陳卓然
(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