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貴陽2月28日電 (張偉 蒲文思 周燕玲)“時空信息服務各行各業會越來越普遍。”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圖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勇對中新網記者表示,時空信息產業是未來科技產業的“數字新基建”,未來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產業都會用到時空信息服務的高精度位置服務。
圖為黃勇在工作中。(受訪者供圖)“傳統來說,測繪地理信息、衛星遙感、北斗導航定位,大家都統稱為時空信息服務。”黃勇說,時空大數據就類似于導航地圖,可通過北斗衛星提供位置服務,時間信息、圖、位置等服務數據可統稱為時空大數據。
黃勇表示,時空信息產業是大數據產業的基礎。時空信息產業既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政府工作需要,又能服務公眾。
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連日來,黃勇一邊忙于跟進團隊關于低空運營服務平臺的建設,一邊著手完善全國兩會的建議。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黃勇最為關注的是時空信息服務產業的發展,“這幾年我提的建議也是延續性的,第一年的建議是全域全要素數據能力建設,第二年提的建議是平臺能力建設,今年關注的是產業服務能力建設。”
2000年,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黃勇留在北京從事測繪地理信息工作,10余年來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2016年,在貴州大力發展大數據之際,黃勇帶著團隊來到貴州創業,最終在貴陽國家高新區成立貴州圖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主要聚焦測繪地理信息、衛星遙感和北斗導航定位,提供地理信息大數據技術開發與應用服務。
自落戶貴陽以來,黃勇帶領團隊在地理信息系統行業不斷深耕,研制出“空天地一體化地理國情監測數據獲取體系”“高性能一體化地理國情監測數據處理系統”等一系列創新成果,技術發明專利17項、軟件著作權57項,并榮獲業內多個重大獎項。
從2022年開始,黃勇和團隊開始著手“數字化轉型”。黃勇表示,面向未來,時空信息產業會進行一些變革,形成新的商業模式,“我們正在為新商業模式做驗證和核心技術的攻關,還有新場景的應用。時空信息產業屬于‘數字新基建’,需要政府像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一樣,去大力扶持建設。時空信息產業建好了,才會為未來產業提供基礎能力。”
2025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圍繞時空信息產業服務能力建設和未來產業發展態勢,黃勇建議,隨著大數據產業的發展,貴州的未來優勢可能在時空信息產業。貴州積累的數據中心和算力優勢為時空信息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力基礎。伴隨大模型、人工智能等不斷發展,結合硬件資源,貴州要“搶新機”“搶先機”,可把時空信息產業作為未來產業基礎能力建設的核心來孵化和培育。
黃勇表示,時空信息是一種“新資源”,除服務政府、企業外,還會更多服務好公眾。建議貴州做“時空信息產業服務運營商”的試點,相當于把時空信息產業服務像通信服務一樣來運營,更好地為政府、企業、公眾服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