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萬象“耕”新又一春 中國“新農人”兩會聚焦“慧”種地

2025-03-06 14:43: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3月6日電 題:萬象“耕”新又一春 中國“新農人”兩會聚焦“慧”種地

  中新社記者 王琳

  驚蟄至,農事忙,中華大地進入萬象“耕”新又一春的春耕時節。手中APP、空中無人機、地上大屏幕、地下傳感器……中國新農人從“會”種地變為“慧”種地。大力發展智慧農業,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成為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的關注話題。

  什么是智慧農業?持續關注科技興農的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金融發展協會主席魏明德介紹稱,智慧農業是農業現代化的高級形態,通過集成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農業生產過程的智慧化、精準化和高效化,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北大荒集團新華農場采用的水稻智慧育秧控制助手APP,可實現對育秧大棚氣溫、濕度和土壤墑情的監測。(資料圖) 李楊 攝

  2024年,中國糧食產量首次躍上1.4萬億斤新臺階。一年之計在于春,作為中國產糧第一大省,黑龍江奏響2025年“春耕序曲”。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4日,全省種子、化肥下擺超五成,農藥下擺近三成,春耕資金籌措超八成。

  從田間地頭到全國兩會,來自北大荒、寧安、五常等黑龍江馳名大米產地的全國人大代表,向中新社記者分享了發展智慧農業的建議。

  在“捏把黑土冒油花”的北大荒,一塊電子大屏為新農人科學種田“出謀劃策”。全國人大代表、北大荒集團寶泉嶺分公司黨委書記于家傲通過手機向記者展示:“這是寶泉嶺智慧農業管理平臺,可以實現播期決策、苗情監測和產量預測,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全方位、智能化的科學決策支持。”

  北大荒集團聚焦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2024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7.07%,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9.7%。于家傲建議,要統籌推進農業智慧技術裝備拓展向實際應用轉型升級,加快農作物“耕種管收”全環節智能化作業,為農業生產提供智能化的精準管理決策方案。

  昔日“寧古塔”,今日“魚米鄉”,說的就是“種米姑娘”陳雨佳的家鄉牡丹江寧安市。她展示了幾張照片,“這是寧安市有名的‘石板大米’,燜出來老香了;這是渤海鎮上官地村的‘村晚’,你看村民們笑得多甜呀。”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寧安市玄武湖大米專業合作社銷售經理,陳雨佳希望在數字化轉型的助力下,和村民們一起見證鄉村全面振興。她建議,推進鄉村數據中心和物聯網建設,例如在農田水利設施中安裝智能灌溉系統,通過手機APP即可實現遠程控制和精準灌溉。

圖為位于哈爾濱五常的喬府大院生態水稻種植基地小型氣象站。 薛飛 攝

  黑土地上冰雪消融,一塊電子大屏在五常大米田間“站崗”。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五常市喬府大院農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喬文志介紹說:“這是一座小型氣象站,例如插秧的時候最怕大風大雨,它可以提供天氣、土壤等精準數據。”

  “智慧農業不僅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還是促進消費的創新實踐,這可以體現于如今火熱的定制農業。通過一部手機,消費者可以溯源大米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還可以帶著孩子來研學,這是附加的科普價值和情緒價值,因此我建議未來大力發展定制農業。”喬文志說。

  從看天吃飯,到看屏種田,中國新農人感受到科技務農的高效便捷,中國消費者體驗著個性定制的安全放心。在北大荒集團寶泉嶺分公司的“生活有點田”、寧安市上官地村的“認種一畝田”、五常喬府大院的“助農基地”,認種田塊的“莊主”從春耕就開始期待秋收的喜悅。(完)

  • 相關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谋县| 汝南县| 承德县| 台州市| 洪泽县| 西宁市| 宜春市| 武安市| 同江市| 尖扎县| 门头沟区| 万荣县| 辽源市| 津南区| 肥西县| 河源市| 将乐县| 宕昌县| 利津县| 沈丘县| 湟中县| 临沧市| 盐津县| 武穴市| 荆州市| 陇西县| 金山区| 阿荣旗| 修武县| 利津县| 古蔺县| 北宁市| 大同县| 新宁县| 石渠县| 霍城县| 兴山县| 措勤县| 祁连县| 湟中县| 什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