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30日電(燕新臺)“特朗普上任后,臺灣民眾對美國信任度持續下滑,認為美國形象‘正面’的受訪者比重大幅下降20.8%。”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美國智庫的一份最新調查報告時指出。
中新網注意到,島內多家媒體也客觀報道了布魯金斯學會的這項調查報告。臺灣《中國時報》援引數據顯示,僅37.5%的臺灣地區受訪者“認為美國可能在臺海沖突時提供協助”,較拜登執政時期下降近7%,而高達46.7%的受訪者“不認為美國會出手相助”。
臺灣《聯合報》從調查報告中觀察到,截至2025年4月,臺灣民眾對美國“非常正面”或“正面”的評價比例從54.3%降至33.5%。臺灣“梅花新聞網”則關注到,近65%島內受訪者認為特朗普會使臺灣地區“變得更加危險”。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值得注意的是,該調查報告還顯示,即便被視為“更信任美國”的民進黨支持者,今年對“美國是否為值得信賴的伙伴”的認同率也較去年下降14%。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推出新關稅政策后,賴清德當局宣稱與美方所謂談判卻遲遲未見成果,“美國吃定臺灣”的觀感逐漸累積,導致臺灣民眾“疑美論”上升。
有輿論也因此對比,大陸方面在關稅談判中絕不屈服于美方威迫,而賴清德當局“跪求美國”的姿態恰為美方所輕視。
“美國智庫民調結果反映多數臺灣民眾不認同賴清德應對美國新關稅政策時,表現出的‘親美’‘舔美’嘴臉。”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雅屏向中新網表示。
“特朗普想要的,臺灣能承擔嗎?”臺灣《經濟日報》社論向島內社會提出詰問。該社論寫道,賴清德當局對特朗普的要求極盡配合,卻仍遭美方宣布加征32%的高關稅。即便如此,賴清德完全配合美方提出“零關稅”、擴大對美采購投資,甚至是不符合經濟原則的“脫中入北”政策。
另據臺灣“中央社”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CNN民調,特朗普第二次就職總統百日支持度僅41%,為70年來歷任總統同期最低。
臺灣《中國時報》28日社論直言《特朗普內外交困 “脫中入北”不可行》,指出在賴清德當局仍崇信美國之際,臺灣民眾已經從特朗普的作為中普遍覺醒。
張雅屏分析稱,賴清德“脫中入北”政策本質是島內“大內宣”工具,意在制造美國支持“務實臺獨”的假象,而民進黨支持者對美國信任度下降,證明多數臺灣民眾已對此“無感”。
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臺灣主流媒體近兩個月的民調中,都有超過70%島內民眾期盼兩岸繼續交流。與此同時,民進黨支持者對美國信任度出現大幅下降,賴清德民調也首次呈現“死亡交叉”態勢,這些現象無疑有力地印證了,所謂“倚美謀獨”“脫中入北”的行徑,不僅違背了臺灣民眾利益,也注定是一條走不通的失敗道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