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發布9件檢察機關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展現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的工作成效。
最高檢經濟犯罪檢察廳(知識產權檢察廳)副廳長劉太宗介紹,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涉及領域廣泛、類型多樣,涵蓋先進制造業、軟件算法等高新技術領域,網絡文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文化領域,以及中醫藥等重點民生領域。
在“寧波聲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著作權侵權糾紛系列虛假訴訟監督案”中,檢察機關強化虛假訴訟監督,一體履行知識產權刑事檢察、民事檢察職能,監督糾正錯誤民事裁判,依法移送犯罪線索,被告人被判處刑罰。
在“北京君某科技有限公司、孫某明、胡某偉等四人侵犯商業秘密案”中,檢察機關同步審查刑事犯罪與民事侵權事實,從關聯的在先民事判決中審查發現遺漏侵犯經營信息犯罪線索,綜合全案證據予以追訴。
此次發布的“張某、孫某侵犯著作權案”是數字版權領域新類型案件,涉案作品眾多、金額特別巨大,檢察機關精準認定行為人采用“盜鏈”方式傳播作品,侵犯了權利人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依法以侵犯著作權罪追究刑事責任。
對于網上侵權等行為,檢察機關持續探索辦案新路徑。此次發布的“吳某烽、石某園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中涉及中醫藥網絡售假行為,檢察機關積極開展自行補充偵查,強化電子證據的收集與審查,綜合考慮行為人的主觀故意、侵害法益等因素準確認定罪數、適用罪名。
劉太宗表示,發布這一批典型案例意在更加全面、直觀地展現知識產權檢察工作,引領知識產權檢察案件的專業化、規范化辦理,提升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著力營造“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公平競爭”的良好氛圍。(記者劉碩、朱高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