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在全國50個主要城市中,河北省石家莊市交通擁堵指數同比下降6.28%,下降幅度排名第二。石家莊全市機動車保有量達384萬輛,去年12月日均在途177萬輛,同比上漲22%;擁堵指數為1.65,同比下降10.3%。
在不限號的前提下,石家莊市上路車輛增加,擁堵指數何以下降?背后是多部門協作開展交通擁堵綜合治理。近年來,石家莊通過整體規劃路網建設、打造智慧交通系統、摸清癥結精準施策等舉措,持續化解交通擁堵難題。
——編 者
整體規劃路網建設
打通主動脈,疏通毛細血管
晚上7時,在正定縣上班的石家莊市民張然駕車,自華安東路駛入復興大街主路,20多分鐘后抵達北二環附近的家。“以前下班回家得幾條大路和小路來回繞行,如今走復興大街,下主路后沿輔路直達小區,節省了近一半時間。”張然說。
復興大街的前身是新元高速,此前與石太高速穿城而過,形成諸多“斷頭路”,阻斷主城區的交通。2021年以來,石家莊市大力推進城市更新,北三環和復興大街市政化改造項目便是其中一項重點工程。
“將石太和新元這兩條穿城高速改造為北三環與復興大街這兩條城市快速路,通過車道擴容、增設立交、貫通輔道等措施,完成與城市路網的銜接融合和互聯互通。”石家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政基礎設施規劃科科長李學敏介紹,如今,這兩條道路分別連通40條東西向道路和31條南北向道路,構建起十字形骨架快速路,大幅提升了通行能力。據統計,2024年復興大街、北三環車流量超2億輛次。
“道路規劃是加快路網建設并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最基礎和最關鍵的工作。”石家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梁立杰說,近年來,該局編制了多項道路交通專項規劃,整體構建內暢外聯、轉換高效、區間融合的城市路網體系。在復興大街、北三環市政化改造的基礎上,規劃形成“八橫十縱”快速路網系統;通過勝利大街、談固大街等主干路南延,規劃形成“十一橫二十一縱”主干路網系統。
城市交通既要打通“主動脈”,也要疏通“毛細血管”。2024年7月,南二環平安南大街至倉興街段輔路連通工程通車,徹底解決了南二環建成20多年來輔路“斷頭”問題,緩解了石家莊火車站周邊的交通壓力。
家住新合國際小區的市民張紹軍曾一度苦惱:小區挨著南二環主路,“近在眼前,卻無路可走”。“以前輔路不通,進出都得繞遠路。”眼下輔路通了,張紹軍高興地說,“上班、購物、出游都很便利。”
“今年將重點聚焦復興大街、東二環、北三環沿線連通道路打通及城中村改造配套道路建設。”石家莊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聶文廣說,目前全市已接續打通169條城區規劃路。
打造智慧交通系統
“車看燈”變成“燈看車”
早上8時,石家莊火車站附近,中華大街與新石中路交叉路口,自北向南方向的左數第二條車道變成了左轉車道,前往火車站的車輛通行更加順暢。
“早高峰時段左轉需求大幅上升,此時自北向南的四車道會調整為兩條左轉車道和兩條直行車道;到了平峰時段,我們根據車流量將車道配置恢復為一條左轉、三條直行。”石家莊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秩序大隊副大隊長李明說,目前已對市區內27個路口采取隨信號“可變車道”措施,通過提高車道利用率,降低擁堵率。
變化的還有信號燈的配時。石家莊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指揮中心數字大屏上,基礎路況、信號燈優化數據等信息實時滾動。
“以往信號燈是固定的,現在70個路口的信號燈實現智能化,能夠根據路網數據、路口流量數據等實時調整配時。”石家莊市交通科研所所長李龍介紹,車流量大時智能信號燈會適當延長綠燈時間,車流量小時則縮短綠燈時間,提高道路資源利用率。
石家莊還在裕華路、和平東路等16條主次干道的270個信控路口,設置了60條綠波帶,通過采取“分段式協調”和“外截內疏”策略,推進城區綠波網協調控制應用。從前“車看燈”,如今“燈看車”。通過智慧調度,石家莊主要節點路口平均通行效率提升7%—10%。
“智慧交通系統是實現石家莊城市交通擁堵指數下降的關鍵。”石家莊市公安局黨委委員、交通管理局局長王曉龍說,市交通管理局成立了交通感知優化中心,完成了288個路口信息建檔入庫,分時分類分區優化交通秩序管理。
交通事故是造成交通擁堵的一大原因。依托智慧交通系統,石家莊市全面推行“網格化、路長制”管理模式,并建立了指揮中心、分控中心、數字警務室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借助各級指揮中心的動態數據,區域執勤交警能實時掌握全市交通動態,精準識別異常情況并迅速響應。智慧調度疊加“鐵騎勤務”,平均一個事故處理時間由原來的18分鐘壓縮到5分鐘以內,推動交通擁堵率下降。
摸清癥結精準施策
“一點一策”治理城市堵點
11時,萬象城商圈漸漸熱鬧起來。商城西門附近的便道上,電動自行車整齊停放,其中不少是外賣員的。
“送餐搶時間,以前電動車都是隨便停路旁,現在停在便道停車區域成習慣了!”外賣員崔杰熟練地將電動自行車順著緩坡停上便道,然后小跑著進了商城。
用餐時間的萬象城商圈是城區最擁堵的區域之一,非機動車亂停亂放是導致擁堵的主要原因。“商場之前缺少非機動車停車場地,許多人將車停在路旁,擠占機動車道。”石家莊交管局橋西大隊三中隊中隊長張海龍說,積極與商場溝通后,在商場附近的便道上騰出兩塊非機動車停車區域。考慮到便道與車道有一定的高度差,石家莊交管局還沿著便道設置了近150米的橡膠緩坡。“有了緩坡,停車更輕松,現在非機動車都會自覺停在便道上。”張海龍說。
12時,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門前,私家車、出租車、網約車在不同車道排列成隊,井然有序。河北醫大二院平均每天門診掛號量超1萬人次,這里曾是全市交通最擁堵的醫院區域。
摸清癥結所在,石家莊市交管局分類施策:針對車輛通行問題,在醫院門前施劃了4條專用車道,從內到外分別為送住院社會車輛、出租車、非機動車、網約車臨時停放的專用車道;針對車輛停放難題,邀請石家莊市政設計院設計擴大院內機動車停車容量,同時將院前和平路高架橋下的空閑區域設為非機動車停車區。“現在,醫院內外循環都暢通了。”河北醫大二院安全處負責人王智表示。
為學生家長協調周邊免費停車場,建議學校推行“錯時上下學”;協調灑水、清掃車輛錯峰作業,避免早晚高峰占道;對跨度不能滿足掉頭條件的中心線掉頭開口進行優化設置……2023年2月,石家莊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推出疏堵保暢十項舉措,對學校、醫院、商圈等易堵點實施“一點一策”治理,摸清癥結精準施策。
“擁堵治理有成效,但離市民期待仍有差距。我們將繼續以‘繡花功夫’精細化管理,營造更加暢通智慧的城市交通體系。”王曉龍說。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08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