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8日電(李京統)“站在60個聽障人士中間,我反倒不會說話了。”
在一場專門為聽障人士舉辦的公益講座后,活動組織者感受頗深。
2024年11月起,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攜手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新聞網,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組織開展“數愛無疆”數字公益故事征集展播活動,最終遴選出50個具有代表性的數字公益故事。
這些動人的故事里,有不少公益活動關懷著無聲的世界。
2024年12月3日,一場以“愛無聲·護兩癌”為主題的聽障女性兩癌公益講座在杭州舉行,活動現場配備了AI實時字幕和專業手語翻譯團隊。此次活動吸引了60余名聽障女性線下參與,線上直播觀看超過30000人次。
講座前后還安排了現場義診環節,邀請多位三甲醫院的主治醫生為聽障女性提供婦科方面的診療咨詢服務。
“希望通過本次公益講座,能夠喚起社會各界對聽障女性健康問題的更多關注,激發更多愛心企業和個人參與到關愛聽障女性的行動中來,共同構建一個無礙、有愛、有溫度的社會環境,讓每一位女性都能健康、自信地生活。”浙江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趙小飛說。
活動現場,有一位大家圍著爭相合影的女士,她叫王弦,是這個群體中的大網紅。與很多熱鬧的直播間不同,王弦的直播間異常安靜。
“因為他們(聽障人士)聽不懂,會導致盲目地買一些東西。”王弦堅信,用手語講解產品功能,能幫助聽障人士在網購的時候少踩坑。
王弦是先天性聽力障礙,雖然發聲器官是正常的,但仍然需要通過手語來和別人溝通交流。
聽障人士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外表與正常人無異,可喧囂的世界對他們來說卻無比安靜。
據統計,中國有8500萬殘障人士,其中聽障人士約為2780萬人。
而在無聲的世界里,還有一群稚嫩卻無比動人的面孔,被親切地成為“耳蝸寶寶”。他們是因聽力障礙而植入人工耳蝸的兒童。
2024年,浙江衛視(中國藍新平臺)Z公益與《奔跑吧》舉辦了一場名為“‘益’起奔跑,伴你‘童’行”的公益活動,節目嘉賓與“耳蝸寶寶”們一起朗誦詩歌、跳舞、攀巖、蹦床……
最打動人心的,莫過于孩子們許下的愿望:
“如果這是最棒的一天,我希望每天可以吃棒棒糖”“我想抱小狗上學”“我希望我有大大的鏟車”“我希望天上的星星越來越亮”……這些夢想仿佛他們安靜天空中最亮的星星,滿載著對未來的美好向往。
“你看,小狗在叫,樹葉會笑,風聲在呢喃。不如好好欣賞一秒迷迷糊糊的浪漫。”當天,歌手周深在線上為活動送上祝福,一曲《小美滿》引發全場大合唱。
“笑就好,哭也好,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陪伴。”
雖然他們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卻依然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那一刻,無聲的世界與有聲的世界緊密相連,共同編織出一幅充滿愛的畫卷。而每次的公益活動,都是對無聲世界的一份溫暖回應。讓我們繼續前行,用愛與行動,共同書寫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