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廣袤田野上,總能從細微處感受到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秸”盡其用折射現代農業密碼(人民時評)

2025-05-13 08:50: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從“一燒了之”到“秸”盡其用,這一變化的背后,有發展理念的深刻轉變,有科技創新的有力支撐,更有國家政策的精準引導和農業產業體系的堅實托舉

  

  行走在廣袤田野上,總能從細微處感受到現代農業的強勁脈動。秸稈的“角色”之變,是一個絕好的觀察視角。

  以往,秸稈是農民心頭揮之不去的“愁”,“不燒吧,堆積如山沒處放;燒了吧,濃煙滾滾惹人嫌”。秸稈是糧食生產的廢棄物,還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隨著農業產業體系的完善,這個問題有了新答案。

  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我國農作物秸稈產生量逐年遞增,目前全國農作物秸稈產生量為8.67億噸,可收集量為7.33億噸,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8.3%。如今的秸稈,“變身”為肥料、飼料、能源、基料,甚至工業原料,成為我國向現代農業進軍的生動注腳。

  筆者一次在冀中平原采訪時注意到,大型收割機駛過麥田,不僅顆粒歸倉,粉碎后的麥秸也均勻地鋪撒還田。在田邊指導作業的農技專家解釋:“這機器加裝了秸稈粉碎拋撒裝置,配合后續的旋耕深翻,秸稈就能‘吃干榨凈’,變成滋養土地的有機肥。”推動秸稈綜合利用,科學還田是重要抓手。根據氣溫雨水、耕作條件實施秸稈還田,同時與土壤輪耕和豐產栽培等措施集成配套,有助于提升耕地有機質含量和保水保肥能力。

  走進規模化肉牛養殖場,一垛垛碼放整齊、覆蓋著塑料薄膜的青貯秸稈包引人注目。過去農民當柴火都嫌麻煩的玉米秸稈,經過粉碎、揉絲、添加菌種發酵,就成了營養豐富、牛羊愛吃的“壓縮餅干”。青貯秸稈不僅為種糧的鄉親們解決了秸稈出路問題,也能降低一大截養殖場飼養成本,可謂一舉兩得。近年來,我國秸稈飼料化利用發展迅猛,利用率每年提升2個百分點左右,年利用量1.73億噸。秸稈化作牲畜“口糧”,助力畜牧業降本增效,這種“農牧結合、種養循環”的模式,有效連接了種植業與養殖業,提升農業整體效益,正是現代生態農業的題中應有之義。

  秸稈的“能耐”遠不止于此。在一些能源需求較大的地區,通過打捆直燃、熱解氣化、秸稈沼氣等方式,讓秸稈成為清潔能源的新選擇,不僅緩解了能源壓力,也契合了國家“雙碳”目標的要求,為鄉村能源結構優化和生態環境保護貢獻力量。更有一些地方獨辟蹊徑,將秸稈“變廢為寶”,玩出新花樣。比如,利用秸稈作為培養基料種植食用菌,實現了“點草成金”。如今,秸稈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徑,也拓展了農業產業鏈的寬度和深度。

  秸稈是草食動物的“五谷雜糧”,是“零碳排放”的生物質能源,也是“農尾工頭”產業增值的重要來源。從“一燒了之”到“秸”盡其用,這一變化的背后,有發展理念的深刻轉變,有科技創新的有力支撐,更有國家政策的精準引導和農業產業體系的堅實托舉。《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明確提出,“全鏈條推進農業產業體系升級”。秸稈綜合利用的實踐,恰恰是農業產業體系升級的生動體現。它不再是單一環節的末端處理,而是貫穿于農業生產、加工、能源、環保等多個環節,形成了一條嶄新的、綠色的循環產業鏈。農業的未來,正在于不斷健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秸稈綜合利用。從“能用”到“好用”,再到“高值化利用”,秸稈的“七十二變”還將繼續上演。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持續探索、久久為功,就一定能讓每一株秸稈都物盡其用,讓廣袤的田野持續煥發出勃勃生機,為農業強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13日 05 版)

  • 相關閱讀
  • 三代機撐場、飛行員流失、超視距短板,臺空軍還剩多少戰力?

      中新網5月13日電(燕新臺)臺空軍現況和戰力如何?綜合島內媒體消息,臺空軍現役主力戰機約370架,以美制F-16系列和臺產IDF“經國”號戰機為主力,但整體技術層級仍停留在三代機水平。其中,F-16系列逾200架,主力為F-16A/B升...

    時間:05-13
  • 印尼信眾赴“媽祖故里”福建湄洲島再續媽祖緣

      中新網莆田5月13日電 (葉秋云 周建國)12日,印度尼西亞多隆亞公慈德宮主席蔣介強等一行47人赴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5月12日,印度尼西亞多隆亞公慈德宮主席蔣介強等一行47人赴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媽祖祖廟...

    時間:05-13
  • 各地各部門開展防災減災宣教活動 排查群眾身邊隱患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2025年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各地各部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  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5月12日舉辦安全...

    時間:05-13
  • 中拉合作奏響全球南方共同發展新樂章

      “中拉論壇是新生事物,猶如一株破土而出的嫩苗,要長成參天大樹,需要雙方精心培育。”2015年1月,在中國-拉共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致辭中,習近平主席為中拉論壇發展擘畫藍圖,也道出期許。  2025年5月1...

    時間:05-13
  • 首批5000多萬公斤認證種子上市 預計帶動增產上億斤

      立夏前后,玉米、水稻等作物春播進入高峰。近期,一批種子“持證上崗”,出現在各地的農資門店,吸引不少種植戶咨詢、選購。這些種子,就是包裝上印有“中國種子認證”標志的首批認證種子。  種子認證,是一項國際公認的高...

    時間:05-13
  • 有關部門負責人就《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答記者問

      據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5月12日發布了《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有關部門負責人就白皮書的發布背景、主要內容和中國國家安全指導思想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時間:05-13
  • 展現中拉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堅定決心(和音)

      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是中拉雙方協商采取的承前啟后、共商合作、共創未來的重要舉措,在中拉合作進程中具有重要標志性意義      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

    時間:05-13
  • 深化黨建聯建 紓解共富難題(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初夏,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楓樹嶺鎮下姜村。村里的展示館,一幅幅老照片講述著村子的過往——“茅草房、燒木炭,一年只有半年糧”。如今,這里群山環抱、碧水潺潺,一幢幢農家小樓點綴其間,游人往來如...

    時間:05-13
  • 夯實生態環保督察制度基礎

      數據來源:生態環境部">  數據來源:生態環境部  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制度安排,也是一項重大改革舉措。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生...

    時間:05-13
  • 推動我國人工智能健康有序發展(專題深思)

      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面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快速演進的新...

    時間:05-13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阳市| 错那县| 辉南县| 大悟县| 合水县| 安徽省| 荆州市| 监利县| 沙田区| 信丰县| 法库县| 贺兰县| 南雄市| 台州市| 洛南县| 绩溪县| 宝丰县| 阿城市| 长沙市| 达孜县| 财经| 当阳市| 潼南县| 宿州市| 白水县| 沙洋县| 耿马| 平泉县| 巴马| 丰城市| 宜城市| 枞阳县| 宿迁市| 九寨沟县| 遂川县| 方城县| 龙口市| 罗江县| 汉寿县| 板桥市| 清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