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眼下,我國小麥、油菜籽即將從南向北陸續收獲,新一季夏糧即將上市。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希望的田野。
江西九江:搶抓晴好天氣 5.5萬畝小麥收割忙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的江洲鎮今年種植小麥5.5萬畝,占九江市小麥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眼下那里的小麥已經成熟,為了搶抓晴好天氣,當地積極組織機械收割。
截至13日上午,收割進度就已經過半。順著鏡頭放眼望去,收割機正在開足馬力在稻田里忙碌穿梭,場面非常壯觀。因為江西目前正值雨季,根據當地的氣象預報顯示,江洲鎮從15日開始可能將迎來持續的降雨,所以當地也是趁著這兩天晴好天氣加班加點“搶抓”收割窗口期。當地農戶告訴記者,這里的很多收割機都是從安徽、湖北等地調集緊急支援的。目前,江洲鎮就有100多臺收割機同時開展跨區域搶收作業。
今年在江洲鎮小麥地里穿梭的收割機有了明顯的變化。最明顯就是它們的輪胎變了。以前當地農戶使用的是常用于收割水稻的履帶式收割機進行收割,今年經過農技人員指導,開始采用更適合當地旱地和沙地土質的輪式收割機。別看只是換了個輪胎,可收割速度更快了,機動性能也更好。此外,收割機的駕駛室也更加人性化,駕駛室通過加壓使密封性更好,大程度隔絕了麥收時的灰塵,同時里面的空調也能讓農戶們駕駛起來更加舒適。整個收割機外共安裝著四路攝像頭,監控著收割機轉輪和關鍵部位,同時監控也連接著收割機的9路報警系統,農戶可以更直觀地發現故障點,也可以根據視頻畫面進行調整操作,不用再將頭伸出車窗去“吃土”。
通過航拍鏡頭我們可以看到,江洲鎮其實就是在長江中的一座島嶼。因為這里的土質是典型的沙性土,再加上地勢較高存不住水,不太適合種植水稻。從2015年開始,當地通過調整農業結構,實行小麥大面積種植和多種作物輪作的方式來進行農業生產。像現在看到的這些小麥地,在收割后,通過短暫間隙和平整土地后,到6月就會輪作大豆、棉花等作物提高經濟收益。
在南方種植小麥選種也是關鍵,更多是要選擇抗病性好、生長期短,能夠適應南方高溫多雨的天氣,減少產量損失。對此,當地采用從種植、施肥管理到收割全程機械化的種植模式,預計今年江洲鎮小麥畝產能夠達到1000斤左右。此外,為了避免增加農戶收割成本,當地也實行農產品車輛過江全部免費政策,減少農戶運輸成本,確保每一粒糧食顆粒歸倉。
山西夏縣:黃河水潤萬畝田 惠民工程促增收
在山西運城夏縣,隨著尊村引黃興南片區水源置換工程的順利試運行,解決了水頭、禹王2個鄉鎮13個行政村4萬余畝小麥的灌溉問題。
在夏縣水頭鎮小晁村的千畝冬小麥種植基地,連片的麥田喝上了期盼已久的黃河水,種植戶個個喜上眉梢。當地通過了解各鄉鎮的灌溉需求,精準統計調度黃河水,確保農田在需要的時候及時得到灌溉。
據了解,目前,夏縣引黃灌區有裴介、禹王、廟前、水頭4個鄉鎮34個行政村,引黃灌溉面積達10萬畝。
貴州松桃:14萬余畝油菜迎采收農機助力提效率
貴州省是我國油菜重要種植區,眼下,油菜迎來成熟收割期。銅仁市松桃縣通過農機社會化服務,大幅提升當地14萬余畝油菜的收割效率。
在松桃縣寨英鎮的千畝“稻—油”輪作基地,機械聲轟鳴,合作社的聯合收割機正在開展油菜收割和秸稈粉碎還田作業。據了解,該合作社配置了耕、種、管、收一整套機械化設備,并培養專業農機手,對全縣多地油菜田開展社會化服務。
在寨英鎮,市、縣兩級的農技專家,還對部分示范田同步開展測產驗收。通過測量株行距、角果數、粒重等指標,結合實割實測數據,對淺旋耕直播技術的成效進行驗收。
目前,松桃縣各農機服務機構正搶抓農時開展機械化收割,確保14.24萬畝油菜按時完成采收,為后續水稻種植保留時間,實現“稻—油”輪作無縫銜接。
黑龍江佳木斯:水稻插秧跑出“智慧加速度”
目前,黑龍江省水稻插秧工作全面啟動。今年,黑龍江省各地大力推廣使用新機具、新技術開展春耕生產,為傳統插秧工作注入現代科技元素。
在佳木斯市樺川縣玉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水稻田里,滿載著水稻秧苗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按照預設路線平穩運行,自主完成插秧、避障等一系列操作,插出的秧苗行距均勻整齊,深度均勻一致。
當地引進智慧農業管理平臺及物聯網配套設備,合作社可視監控和傳感器已經達到51臺(套)。通過智慧農業管理平臺對合作社的農業生產、地塊狀況、土壤有機含量、農機作業等實時監測,借助大數據管理水稻長勢,實現信息化、科學化種地。
在佳木斯富錦市萬畝水稻科技示范園,一臺寬窄行水稻插秧機以“36厘米寬行、14厘米窄行”的模式精準插秧,搭載的側深施肥裝備同步作業,將肥施到苗側3厘米、苗下5厘米的位置,整個操作精準流暢。
今年,佳木斯市糧食作物計劃播種面積1902萬畝,其中水稻播種面積372萬畝。目前,當地水稻插秧工作已經全面展開,預計5月23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