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拉中雙方在經貿、文化和政治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不斷夯實彼此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礎,拉中關系將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更好造福雙方人民
進入21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拉美國家在同其他國家的合作中找到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就是一個重要合作方向。近年來,拉中在雙邊貿易、生產性投資等領域的合作愈發深入。中國已成為巴西、智利、秘魯等國的最大貿易伙伴,拉中貿易額去年首次突破5000億美元,是本世紀初的40多倍。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中國持續擴大對拉美地區在能源、礦業、農業和交通運輸等領域的投資,助力相關國家提升工業產能和現代化水平,增強其產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項目之一,就是中國企業在秘魯投資建設的新型現代化港口——錢凱港。該港于2024年正式開港,不僅有助于提振秘魯經濟,未來隨著陸海聯運體系的不斷完善,也將便利巴西等周邊國家的貨物出口,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運輸效率。近年來,中國對拉美地區的投資呈現出提質升級的趨勢,重點逐漸向電動汽車、光伏產品、可充電電池等可再生能源領域傾斜。拉美國家在發展生物經濟方面潛力巨大,與中國在相關領域加強合作將有助于更好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
拉中在醫療、教育、文化、體育以及科技創新等領域的交流同樣方興未艾。從孔子學院開設的中文課程到中國高校提供的獎學金項目,從地球資源衛星的聯合研制到疫苗的合作生產,雙方合作廣泛、成果豐碩。近年來,很多中國大學設立了拉美研究中心,拉美多國的研究部門也紛紛成立中國研究機構。2025年3月21日,巴西圣保羅大學中國中心正式成立,進一步推動巴中兩國人才共育、技術共享,成為拉中在教育與創新領域合作的又一生動案例。
自1997年首次訪問中國以來,我已走訪中國近50個城市,見證了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巨大變化。令我感到欣喜的是,越來越多拉美民眾正通過親身體驗或媒體報道,關注并了解中國的發展經驗,從消除極端貧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到治理水體污染、改善沙漠地區生態環境等。拉美人民愈發堅信,通過借鑒中國經驗,可以推動本國和本地區的發展。
近年來,拉美國家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反對霸權主義的自主性不斷上升。長期以來,個別國家對拉美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領域進行干涉,試圖維系其在該地區的霸權地位。拉美各國應積極與中國等全球南方國家攜手維護多邊主義,共同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為世界發展注入更多“南方力量”。
隨著拉中雙方在經貿、文化和政治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不斷夯實彼此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礎,拉中關系將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更好造福雙方人民。
(作者為巴西圣卡塔琳娜聯邦大學中國研究院機構合作協調員)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15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