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 敏 陽 茜攝影報道
"> 5月23日,慶陽村山體滑坡現場,消防救援人員帶著搜救犬進行搜救。
涂 敏 陽 茜攝影報道
5月23日清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果瓦鄉慶陽村的天空仍有陰云。天才微亮,一個個配備指揮員、雷達生命探測儀操作員、搜救犬的救援小組迅速朝半山腰上的救援作業面集結。1組、2組、3組……救援人員持續向搜救現場進發。
5月22日,慶陽村發生山體滑坡。經初步摸排,有8戶19人被困。救援刻不容緩。
貴州省迅速響應,應急、消防、公安、醫療、通信、電力等力量趕赴現場,合力開展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救援。
地圖顯示,災害發生地離村委會約5公里。但因道路狹窄、山路崎嶇,強降雨造成道路塌方,如何快速抵達受災現場,成為救援隊伍面臨的第一個難題。
22日10時許,大方縣公安局副局長劉勇帶著兩名村干部跑步前進,趕到現場后立即疏散群眾。從3人先遣小隊到陸續趕來的數百人大部隊,全省各級公安機關超900人參與現場疏散、救援、交通秩序維護等工作。
“沒有路,就蹚出路來!”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作戰訓練處副處長劉德說。消防是最先到達現場的隊伍之一,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接報后,立即調派總隊全勤指揮部以及5個支隊200余人趕赴現場進行救援。
此次災害發生地山勢較高、坡度較大。經過無人機航測,滑坡長1040米、寬300米,平均厚度10米,體積規模約240萬立方米。
消防救援首批隊伍中,3個搜救組從不同的方向趕往現場進行搜救。“為了確保最快抵達,我們小隊從山上直接蹚出一條山路抵達受災現場,最大限度節省時間。”畢節市消防救援支隊作戰訓練科負責人胡海山說。
山林穿行、路面搶修,同步進行,一刻不停。隨著坍塌公路逐步修通,越來越多救援力量陸續趕到,新的挑戰隨即出現。
隨著現場救援人員增多,指揮部及現場救援通信對網絡的需求越來越高。畢節市通信發展管理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周慶武態度堅定:“必須確保救援現場網絡暢通!”
應急通信車、搶修車、背包基站、衛星電話……22日下午,通信行業力量陸續進入一線,網絡持續擴容,指揮部與外界聯系逐步暢通。
“此次山體滑坡共造成慶陽村9條10千伏線路受損、413個臺區受到影響。”收到通知時,南方電網畢節供電局安監部總經理李鴻杰正在貴陽前往畢節的高鐵上。
“必須在天黑前趕到現場,保障供電!”輾轉幾次汽車,搭乘救援山地越野車……到達指揮部的李鴻杰與同事們啟動應急發電機,保障指揮部及通信用電,同時協調應急燈塔保障夜晚照明。20時許,指揮部的燈光亮起,現場燈火通明,人員各司其職,李鴻杰長舒一口氣。
網通了、燈亮了,各類救援力量越來越多。風在呼嘯、雨在滴答,救援指揮部現場,一陣陣急促的腳步聲此起彼伏,所有人的目標只有一個:“全力以赴,爭分奪秒開展營救。”
(龍章榆參與采寫)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4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