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外賣、收快遞、打網約車時,是否常常擔心自己的手機號碼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導致個人信息泄露和電信網絡詐騙風險?
以后,這樣的擔心可以少一些了。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于開展號碼保護服務業務試點的通知》,規劃700號段作為號碼保護服務業務的專用碼號資源,進一步加強個人信息保護,規范中間號業務、強化碼號資源管理、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和非應邀商業營銷信息。
也就是說,不久后看到以“700”打頭的15位號碼來電,意味著該次通信啟用了號碼保護服務,即為用戶分配了臨時“隱私號”代替真實號碼,點外賣、收快遞、打網約車時可放心通話。
號碼保護服務業務可以應用在需要保護個人電話號碼的各種線上線下結合的服務場景中。如在網約車服務中,司機和乘客可通過打車平臺臨時分配的“中間號”進行通信,相互隱藏雙方的電話號碼;在網絡購物中,購物平臺臨時生成一個“中間號”,隱藏訂單收件人的實際號碼,商家發貨和快遞派送時均可通過該“中間號”聯系到收件人;在外賣服務中,外賣平臺臨時生成一個“中間號”,對商家和騎手隱藏消費者電話號碼。
以往,一些即時配送、電商平臺、網約車等主要領域的頭部互聯網企業和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探索和嘗試過使用“中間號”,但也面臨一些問題。一是企業多使用手機號碼作為“中間號”開展號碼保護服務業務,用戶接到電話時,不知道該手機號是“中間號”還是對方的實際號碼,無法判斷是否接聽。二是業務涉及主體較多,無統一的技術實現標準及服務規范要求,運營各方責任不夠清晰,業務流程實現方式也不盡相同,給服務穩定性帶來一定挑戰。三是存在部分“散亂差”企業為逃避監管,以保護用戶隱私為由,批量使用手機號作為“中間號”撥打商業營銷電話,甚至存在用于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風險。
“開展號碼保護服務業務試點,既是要制定一套可持續的方案,推動業務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新業態,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又是要在業務全流程做好動態管理和安全保障,落實好碼號、業務和電信網絡詐騙等管理要求,努力營造健康干凈安全的信息通信消費環境,切實維護用戶合法權益,滿足人民群眾個人信息保護需求。”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通知從多方面系統部署了試點工作。
完善政策制度。明確了業務定義和業務參與方,明晰了應用平臺提供方、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業務使用方等三方參與主體的責任邊界和相關要求,強化合規經營、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加強商業營銷電話防控等業務管理要求,限制應用平臺提供方“轉租轉售”。
規劃專用號段。當前我國號碼保護服務業務日均訂單量至少為3.5億,規劃700專用號碼,在形式上可以與手機號碼明顯區分,方便用戶識別,在數量上可以滿足未來快遞、外賣、網約車等場景千億級的碼號資源需求。
穩步推進試點。考慮到業務開展涉及多方調整,本著積極穩妥的原則,通知設置了3個月試點準備階段、3個月試點過渡階段、2年正式試點階段。試點過渡階段結束后,將全部使用700專用號碼開展號碼保護服務業務。
號碼保護服務不會影響正常通信,使用該服務既能保障互聯網平臺的商家、配送等服務人員聯系到用戶,同時又不向這些人員提供用戶實際電話號碼。當服務人員或用戶使用“中間號”聯系對方時,雙方撥打和看到的號碼均是“中間號”,網絡中會將“中間號”最終翻譯成對方的實際號碼完成通信。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05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