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記者 貢桑拉姆

  從“出門怕風、如廁難”到“增收有門路、生活有保障”,西藏措美縣牧區扎雜村正加速蛻變。該">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海拔4600米!西藏扎雜村:變化里藏著被看見的“溫度”與“力度”

2025-10-23 21:28: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山南10月23日電 題:海拔4600米!西藏扎雜村:變化里藏著被看見的“溫度”與“力度”

  中新網記者 貢桑拉姆

  從“出門怕風、如廁難”到“增收有門路、生活有保障”,西藏措美縣牧區扎雜村正加速蛻變。該村第一支部書記布阿南說,過去村民愁產業、憂安全;如今“增收棚”豐富了餐桌、“暖心廁”提升了品質、“安全堤”守護了安居,這些民生舉措,讓村子的變化既有“溫度”,更有“力度”。

  “這些大棚荒了好幾年,看著真心疼。”布阿南至今記得剛駐村時,村民們提起閑置溫室大棚時惋惜的神情。扎雜村是純牧業村,村民世代靠放牧為生,沒人懂蔬菜種植,6座2016年建成的溫室大棚漸漸成了雜草的“地盤”。可在平均海拔4600米的高原,村民想吃口新鮮蔬菜,就得翻山越嶺去縣城,成本高還不新鮮。

圖為扎雜村牧民與村干部在海拔4600米的溫室大棚里摘菜。扎雜村駐村工作隊 供圖

  “不能讓資源就這么閑置著。”2025年初,布阿南帶著工作隊到措美縣農業農村和科技水利局,請來援藏技術員,還拉著村“兩委”班子跟班學習。

  “剛開始播種時,種子要么不出苗,要么長得蔫蔫的。”布阿南和隊員們跟著技術員蹲在大棚里測土壤肥力、調棚內溫度,一點點摸索門道。“最開始,不少牧民連小白菜和雜草都分不清,現在松土、除草、澆水、施肥,他們都懂。”

  自2025年5月至今,大棚里的上海青、青椒、蘿卜等8個品種已收獲三茬,總產量達1.1噸,價值8000余元。“前兩茬蔬菜優先分給了脫貧戶、雙聯戶長和黨員骨干,第三茬則送到了所有未領取過的村民手中。”布阿南說。

  白瑪老人捧著新鮮蘿卜直念叨:“以前吃菜靠買,現在家門口就能種,我們能吃到自己種的新鮮蔬菜。”如今,村民們還主動來大棚幫忙松土除草。布阿南說,他們的目標不只是種菜,是讓村民學會技術,未來牧民自己能種、能賣,把大棚變成“增收棚”。

資料圖為八旬老人看到自家戶廁建好了難以掩飾內心的喜悅。扎雜村駐村工作隊 供圖

  比起大棚收獲,次仁央宗老人家中的變化更暖人心。駐村工作隊入戶時發現,這位八旬老人需每天蹣跚往返戶外公廁,存在安全隱患,便當即決定為其修戶廁。資金不足就自墊2900余元,建材短缺就多方協調沙石水泥,十多天后,一間干凈的戶廁建成并通過縣鎮村三級驗收。

  在扎雜村還有部分村民,曾被雨季的洪水困擾多年。“雨水倒灌進家,家具家電全泡壞了。”村民們的話讓布阿南記在心里。他憑借幫扶單位山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優勢,經過幾次的匯報爭取,最終為村里爭取到總投資500萬元的防洪堤“以工代賑”項目。

  項目落地后,工作隊和村“兩委”組建務工聯隊,讓村民在家門口務工,并得到村民們的點贊:每天工資200元,技工能拿300元,既能修堤又能掙錢。

圖為扎雜村牧民積極參與村里的防洪堤“以工代賑”項目建設。扎雜村駐村工作隊 供圖

  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安排村民務工2900余人次,發放勞務報酬87萬余元,參與務工的村民人均增收1萬余元。如今,防洪堤擋住了洪水,也讓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曾經的“水患地”變成了“增收地”。

  “我們村老百姓有經商頭腦,外出務工的507人里,不少在拉薩、山南做流動商販,有的還開了固定商鋪,我們叫‘城市新牧人’。”布阿南提起村民的能干,語氣里滿是自豪。

  2024年,扎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9156元,2025年的目標更是定在21646元。布阿南介紹,除了牧業和經商,村里的合作社還在做藏式服飾、手工藝品,今年又新增了3家村民開的小餐飲店,文旅產業也慢慢有了起色。

  眼下,布阿南和工作隊正“盤算”在溫室大棚試種耐寒的蓮花白,為冬季種植做準備。“海拔4600米的高原能種出蔬菜,就能闖出更多增收路。”(完)

  • 相關閱讀
  • 中國成功發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二十號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 馬帥莎)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北京時間10月23日22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二十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

    時間:10-23
  • 兩岸學人對談臺灣光復:以史為鑒,共推民族復興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 陳建新)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也是臺灣光復80周年。光復對臺灣現當代歷史有何重要影響?歷史如何啟示未來兩岸關系發展?23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場學術活動上,兩岸學人就此展開對話。...

    時間:10-23
  • 我國成功發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二十號

      中新網北京10月23日電 (馬帥莎 劉佳)北京時間10月23日22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二十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開展...

    時間:10-23
  • 澳門特首岑浩輝:團結帶領澳門社會各界搶抓國家“十五五”新機遇

      中新社澳門10月23日電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23日在北京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當天表示,將團結帶領...

    時間:10-23
  • 第三屆中國—東盟(南寧)文化月開幕

      【東盟專線】第三屆中國—東盟(南寧)文化月開幕   中新社南寧10月23日電 (俞靖)第三屆中國—東盟(南寧)文化月(簡稱:文化月)活動23日在廣西南寧市開幕,此次活動以文化為紐帶,來自中國與東盟國家的藝術家們將圍...

    時間:10-23
  • 中國又一個五年目標

    中國又一個五年目標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   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全會提出...

    時間:10-23
  • 全國勞動模范和大國工匠代表團到訪澳門

      中新網澳門10月23日電 (記者 鄭嘉偉)應澳門特區政府邀請,由中華全國總工會組織的“全國勞動模范和大國工匠代表團”(下稱“代表團”)23日上午抵達澳門展開訪問行程。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歡迎代表團...

    時間:10-23
  • 滇臺代表共話臺灣光復80周年:歷史不容忘,兩岸須同心

      中新網昆明10月23日電 (時文枝)23日,由臺盟云南省委會、云南省臺聯主辦的“光復同心·共敘鄉情”——臺灣光復80周年紀念活動在昆明市桃源社區臺胞之家聯誼站舉行。50余位歷史學者、臺盟盟員、臺聯理事、臺胞臺...

    時間:10-23
  • 音樂架起友誼之橋 捷杰耶夫攜馬林斯基天團上演“巨匠之夜”

      中新網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 高凱)22日晚,指揮大師瓦萊里·捷杰耶夫率領其麾下的俄羅斯馬林斯基交響樂團與合唱團及北京愛樂合唱團,以近三個小時的宏大篇幅,為北京觀眾帶來了一場名為“巨匠之夜”的音樂會。這場高...

    時間:10-23
  • 第138屆廣交會累計到會境外采購商超19萬人

    10月23日,第138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第二期在廣州開幕。據廣交會組委會統計,截至10月23日17時,第138屆廣交會境外采購商到會人數超19萬人。圖為境外采購商在餐廚用具展區挑選產品。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時間:10-23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康县| 津市市| 江北区| 宽甸| 新建县| 东山县| 天水市| 米易县| 婺源县| 安福县| 甘德县| 治多县| 临朐县| 溧水县| 东海县| 新巴尔虎右旗| 阿鲁科尔沁旗| 叙永县| 景东| 商都县| 上虞市| 交口县| 永城市| 滁州市| 贵州省| 灵宝市| 赤水市| 新营市| 吴旗县| 台前县| 克拉玛依市| 家居| 扶风县| 樟树市| 焉耆| 会昌县| 泗阳县| 汶上县| 北票市| 奎屯市| 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