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宿遷11月6日電 (劉林 唐娟 張春利)11月2日至3日,央視《國家記憶》欄目聚焦清末宿遷籍民族英雄楊泗洪抗倭保臺的壯烈事跡,引發廣泛關注。熒屏之上,英雄的故事激蕩人心;而在他的家鄉">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跨越海峽的銘記:宿遷籍抗倭英雄楊泗洪登央視《國家記憶》

2025-11-06 11:30: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宿遷11月6日電 (劉林 唐娟 張春利)11月2日至3日,央視《國家記憶》欄目聚焦清末宿遷籍民族英雄楊泗洪抗倭保臺的壯烈事跡,引發廣泛關注。熒屏之上,英雄的故事激蕩人心;而在他的家鄉宿遷,這位“黑虎將軍”從未被遺忘,他的精神血脈,正通過一代代人的守護,在這片土地上賡續傳承。

  不久前,臺灣學者湯錦臺專程來到宿遷,探尋楊泗洪的生平事跡,再次印證了英雄精神跨越海峽的深遠影響。

  楊泗洪,宿遷城彤華街人,自幼習武,后參軍隨淮軍名將劉銘傳渡海戍臺。他作戰勇猛,屢立戰功,一路升任至臺灣鎮總兵,因其勇武被譽為“黑虎將軍”。

  1895年4月,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簽訂,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并下令守臺官兵全數內渡。面對山河破碎,時任劉永福黑旗軍副帥的楊泗洪毅然選擇留下,與臺灣軍民共存亡。

  他率領部隊馳騁于臺灣島南北,在安溪、新竹等多地重創日軍,令侵略者聞風喪膽。然而,在同年8月,楊泗洪于落虹橋追擊敵寇時不幸中彈,壯烈殉國,年僅49歲。2015年,其事跡被正式納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臺灣同胞抗日史實展”。

  斯人已逝,但家鄉人從未忘記他。近日來宿探訪的臺灣學者湯錦臺,便親身感受到了這份厚重的記憶。在楊泗洪生平事跡展廳,湯錦臺認真聆聽講解,并與楊泗洪后人交流;在江蘇省文保單位楊公墓前,他整理挽聯“血灑臺灣鑄魂中華楊泗洪永垂不朽!”,并深深鞠躬,表達敬意。

  在楊泗洪92歲的曾外孫陳鼎祥家中,湯錦臺見到了珍貴的歷史資料。這些泛黃的紙頁,是兩岸同胞共御外侮、血脈相連的無聲見證。

  這份記憶不僅保存在史料中,更融入了后人的血脈。楊泗洪的外玄孫陳兆安,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延續著先祖的精神。

  在宿城區馬陵公園內,矗立著一座1959年所立的抗日烈士碑,碑文由原宿遷縣副縣長葉漢英撰寫,其遒勁的書法出自陳兆安的祖父、著名書法家陳書樵之手。今年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陳兆安決定重寫碑文。

  “繼承革命意志,傳承中華民族抗擊侵略者的精神,這是我祖父書寫碑文的初心,也是我提筆的使命。”陳兆安說。他以行楷體,耗時三小時,復刻了祖父厚重飽滿的筆法。一段歷史,兩代書寫,一方石碑,見證了百年正氣。

  “楊泗洪將軍身上的精神是我們家的傳家寶,我們從未忘記他。”陳兆安表示,他計劃將祖父當年用鋼板刻寫的《神道碑》和家中珍藏至今的楊泗洪將軍官帽筒等珍貴文物捐獻出來,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完)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宾市| 牡丹江市| 从江县| 定南县| 英吉沙县| 青神县| 建湖县| 沂南县| 沙河市| 云安县| 丹寨县| 玉树县| 新安县| 景泰县| 禹城市| 长垣县| 洪泽县| 仁布县| 富民县| 阳江市| 久治县| 中牟县| 绥江县| 如皋市| 阿图什市| 余姚市| 苍梧县| 杭锦后旗| 镇康县| 大荔县| 平罗县| 东光县| 湖北省| 沈丘县| 卫辉市| 甘肃省| 太康县| 桂林市| 积石山| 清新县| 台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