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1月17日電 (錢晨菲 鐘玉騰)從早期的“三引進”工作到常態化接待海外僑團,從精準服務僑胞僑眷與留學人員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海外傳播……作為具有鮮明僑海特色的參政黨地方組織,致公黨杭州市委會以對外聯絡工作為重點,深耕細作、守正創新,一步步繪就對外聯絡新圖景。
拓展國際合作“廣闊版圖”
2025年11月,致公黨杭州市委會3位黨員促成并接待安哥拉中國商會主席路易斯·庫佩納拉一行到訪杭州高新區(濱江),就開展中安技術產業合作進行交流研討。
如上一幕,正是近年來致公黨杭州市委會深耕非洲的生動縮影。依托黨員資源優勢,以非洲為支點輻射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展開合作,是致公黨杭州市委會近年來對外聯絡工作的核心抓手。經過持續深耕,其已形成文體交流先行、企業交流跟進、商務合作落地的“三箭齊發”良好態勢。
以非洲合作的扎實基礎為起點,致公黨杭州市委會持續拓展合作半徑,將對外聯絡的觸角延伸至更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實現從“點”的突破到“面”的覆蓋。
2025年6月5日,中歐國際文化創新中心發布會現場。致公黨杭州市委會供圖例如,2025年6月,中歐國際文化創新中心正式揭牌,200余名國內相關部門代表、專家學者與近30名來自摩洛哥、塔吉克斯坦等國家的代表共同見證,黨員薛百川擔任中心理事長。儀式上,6家單位簽約成立海納國際傳播聯盟,助力中外文化交流傳播。
同年8月,該中心參與主辦的2025亞歐文化藝術產業發展大會舉辦,近百位來自20多個國家的代表參會,推動亞歐人文交流與產業合作邁出實質性步伐。
從歐洲到亞洲,致公黨杭州市委會的對外聯絡網持續拓展,不斷拓寬杭州對外開放的廣度與深度。
打造海歸創業“溫馨港灣”
近年來,杭州人才凈流入率、海外人才凈流入率蟬聯全國第一。服務海歸人才創新創業,成為致公黨杭州市委會對外聯絡工作的重要特色和亮點。
明志海創聯盟成為服務海歸的“主力軍”。2018年5月,該聯盟正式掛牌成立,始終以服務海歸人才創新創業為核心宗旨。7年多來,聯盟緊扣時代脈搏,先后舉辦“企業成長焦慮下的破局之道”“百年大變局下之企業創新之道”“AIGC產業應用發展”等多場主題活動,為海歸創業答疑解惑;組建專業導師團隊,定期開展私享沙龍,分享創業經驗與行業洞察;多家知名機構構建涵蓋天使投資、戰略投資、兼并收購的三級投資服務平臺,通過“資本相親會”“融資微路演”等多樣化活動,精準解決海歸企業全生命周期融資難題。
“青芒計劃”成為人才培養的“特色品牌”。致公黨杭州市富陽支部已連續七年承辦這一留學青年人才儲備培養計劃,覆蓋有留學經歷、正在留學及計劃留學的各類人員。
以僑家大院——富陽致公之家為核心陣地,致公黨杭州市富陽支部圍繞“視野”“成長”“實踐”“鏈接”四大模塊,聘請30余位“青芒導師”,邀請海內外留學精英、優秀企業家和專家學者開展20余場創新創業交流分享會;協同相關部門為學子提供政策解讀和創業項目陪跑服務10余場,成功幫助50余家企業與300多位求職者實現精準對接。
架起文明互鑒“溝通橋梁”
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日益受到世界關注。致公黨杭州市委會緊抓這一契機,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海外友人感受中國魅力、了解中國。
2019年7月,5名美國芝加哥大學留學生經推薦,專程找到致公黨杭州市委會黨員斯麗娟學習太極拳,沉浸式體驗中華傳統武術的魅力;2023年8月,聯合致公黨浙江省委會舉辦“宋韻千年”古詩詞藝術歌曲賞析會,邀請在華留學生參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驗;2024年8月,攜手高新區(濱江)舉辦中外青年七夕情緣盛會,30余位中外青年跨越國界尋覓緣分。
2025年以來,文化傳播活動更加密集:“春啟新程國際友誼迎新會:走進盧旺達”活動,讓非洲留學生深度體驗中國傳統節日;“‘簪’韻中外風·‘蔬’香睦鄰情”活動,通過特色發飾制作、果蔬套圈、漢服體驗等環節,讓浙江中醫藥大學外籍師生沉浸式參與;組織黨員走進杭州職業技術大學,與近20名留學生共同品讀經典詩詞,領略古典文學之美。
致公黨杭州市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站在致公黨成立100周年的歷史新起點,致公黨杭州市委會將繼續傳承和發揚“致力為公、僑海報國”的光榮傳統,廣泛團結海外僑胞、歸僑僑眷和留學人員,積極服務祖國統一大業,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