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張 矛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
伴隨著冬日暖陽,走進市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有的在為群眾解答疑惑,有的嫻熟地辦理業務;來到電子信息產業園,生產車間機器轟鳴,運輸車輛往來穿梭;在中藥科技產業園,工人或平整土地,或建設廠房……
好的營商環境事關高質量發展大局,關系一個區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今年以來,商洛市深入貫徹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安排部署,完善體制機制,強化協同聯動,主動對標先進,精準多方施策,優化營商環境各項重點任務扎實有序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截至10月底,全市新增市場主體1.77萬戶,累計市場主體14.54萬戶,分別較去年同比增長57.70%和9.33%,其中新登記企業4054戶,同比增長31.75%,個體工商戶13505戶,同比增長70.26%。
旌旗獵獵迎風展,鼓角相聞向前進。商洛市堅持以營商環境之“優”,蓄高質量發展之“勢”,著力從構建服務質量最優、辦事效率最高、保障政策最活和創業生態最好的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入手,在提高政務服務水平、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道路上,拿出了硬核舉措,邁出了鏗鏘步伐,奏響了奮進的“華美樂章”。
高位謀劃,強力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地方發展的亮麗名片,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沃土。
市委、市政府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調整充實由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高位推進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各項工作。積極借鑒南京、天津、西安等地營商環境先進指標并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印發了《商洛市推進營商環境突破年專項方案》,提出五大方面37項工作措施,推行“月調度、季通報、年考評”和“專班領導、專人辦公、專責落實”工作機制,扎實有效推進突破年活動落實落細。
與此同時,商洛市全面實施企業開辦登記規范化和注銷便利化,加大“證照分離”“多證合一”等改革事項推進力度,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半個工作日。落實“一證辦電”原則,全面實現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業“三零”服務城鄉全覆蓋,全過程辦電時間不超過15個工作日。跨境貿易取得重大突破,“商西歐”國際專列發車,商洛700余噸價值1200萬元貨物發往歐洲。
為企業辦實事,一切從“減”,從辦事時長到辦理手續的不斷“精簡”,體現的是商洛厚實企業投資興業的“加”速度。而亮眼的數據和溫暖的舉措,僅是商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商洛市連續出招整治營商環境,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扎實開展營商環境領域問題專項整治,落實“三個一”工作要求,及時印發《商洛市營商環境領域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并成立工作專班,聚焦規范行政審批、保護市場主體、凈化市場環境、服務企業項目、強化執紀問責5個重點領域,確定17項整治任務,按照清單化管理和月調度模式加快推進。制度保障,實招頻出,在營商環境建設中,商洛市各級各部門各司其職,抓具體抓深入,積極創建良好的營商環境。
做優服務,全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有沒有效果,關鍵要看企業和群眾辦起事來是不是程序更明白、手續更簡單、溝通更順暢。
以前,企業辦理水電氣暖報裝業務時,需要分別到自來水公司、電力公司、供熱公司、天然氣公司辦理,而且報裝跑幾次、看現場跑幾次,管道線路相互沖突了還要協調好幾次,企業群眾“事難辦、跑斷腿”。
為解決這一難題,商洛市聚焦水電氣暖報裝業務“分頭報”“多頭跑”等難點堵點問題,在全省率先建成水電氣暖一體化服務平臺,持續深化水電氣暖報裝“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市政公用服務便民化水平顯著提升。
據悉,商洛市調整了報裝受理模式,變水電氣暖專營單位“多頭受理”為綜合窗口“一窗受理”。按照“共用信息共享應用、個性信息單獨填報”的原則,全面梳理水電氣暖報裝業務所需申報材料,統一規范材料和文書樣本。同時,將水電氣暖外線施工涉及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綠化許可、涉路施工許可等審批事項“多事多流程”整合為“一件事一流程”,平均辦理環節由7個縮減為1個,并聯審批時間壓減到5個工作日以內。
在商南縣,為了強化項目要素保障,開辟“流程最簡、時限最短、服務最優”的項目建設“綠色通道”,對全縣重點項目提供“一對一”全程幫辦代辦服務,積極構建智慧服務掌上辦、自助服務輕松辦、志愿服務幫代辦、延時服務全天辦、基層服務就近辦、集成服務無憂辦“六辦服務”運行體系,助力重點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
此外,商南縣創新審批服務模式,大力推行“容缺受理+承諾制+并聯審批”服務模式,常態化深入包聯項目單位,主動摸排項目審批手續辦理情況,協調解決實際問題。
丹鳳縣抽調政務大廳業務骨干組建一支由政務中心主任親自帶領的專業化代辦幫辦服務團隊,為企業和群眾提供“靠前服務、上門服務”等各個環節“全領域、全流程、全方位”的保姆式幫辦代辦服務,變“企業跑”為“政府跑”,形成“縱向聯動、橫向協作”的代辦幫辦服務新格局。
據了解,丹鳳縣共有專職代辦幫辦服務隊工作人員208人,著力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難、辦事繁、跑路遠”的突出問題,最大限度降低企業群眾的辦事成本。
實招解困,助推企業走上發展快車道
當前,高質量發展對營商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企業家、群眾提得多的是“服務”,看重的是“高效”,期盼的是“發展”。
走進位于山陽高新區的陜西邁思普電氣有限公司,在總投資3.5億元的高頻變壓器及DC線材制造項目現場,技術工人正在組裝微型變壓器,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高頻變壓器及DC線材制造項目是山陽縣主動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從東莞引進的勞動密集型電子信息產業。項目于2021年11月簽約落戶山陽高新區,租賃標準化廠房8000平方米,主要生產高頻變壓器及DC線材等產品。項目自2022年4月投產以來,實現產值1.8億元,稅收360萬元,帶動就業690余人。
“山陽高新區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實實在在的幫助,全過程跟進,‘一站式’服務更加高效、體貼,讓我們公司得以迅速投入生產。”陜西邁思普電氣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軍說,這樣優質的創業服務和營商環境,堅定了他們在商洛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企業點贊的背后,是商洛市堅持優化營商環境,千方百計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山陽高新區聚焦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示范縣戰略目標,以開展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為抓手,全面貫徹中央和省、市、縣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部署,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著力把園區打造成為服務理念更新、辦事效率更高、保障政策更活、創業生態更好的投資熱土和創新創業高地。
柞水縣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積極搭建政銀企對接平臺,推進“秦信融”平臺企業注冊認證工作,加大對制造業、綠色產業、專精特新企業以及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項目的支持力度;免收除擔保費以外的客戶保證金、評審費等其他費用,持續降低擔保費率,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及新型農業經營企業等市場主體融資擔保業務,平均擔保費率不超過1%;加強普惠金融政策宣傳,及時兌付財政貼息資金,不斷提高普惠金融資金效能,發揮創業資金杠桿作用。
企業發展“如魚得水”,離不開我市營商環境的“水清岸綠”。一大批像邁思普電氣公司這樣的制造企業入駐商洛后實現了快速發展。
商洛市用心待企助企,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政務環境越來越便利快捷,市場環境越來越開放開明,法治環境越來越公平公正,政商環境越來越親近清廉,環境賦能發展的作用進一步凸顯,發展速度和質量雙提升。當前,商洛正通過強化舉措、推進改革,進一步優環境、提服務,積極打造一流投資洼地,朝著更好的營商環境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