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任勇 許廣)近日,省農業農村廳發布了《陜西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典型案例》,我市丹鳳縣、山陽縣、鎮安縣3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柞水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案例成功入選。
丹鳳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依靠技術裝備,引領產業發展》案例,系統反映了該縣著力發展雙孢菇產業促進轉型升級,依靠科技成果轉化增加效益,強化設施裝備建設擴大產能,加大科技人才培育增強后勁,建成雙孢菇工廠化車間64個、愛爾蘭棚60個,實現了雙孢菇(草菇)種植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和全程人工環境控制,通過產業園的技術示范、經營輻射,帶動全縣食用菌產業蓬勃發展,形成了“秦菇源”“丹農食客”等食用菌品牌,年產量4.6萬噸,綜合產值達到13億元,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山陽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產業鏈打造“小木耳”大產業》案例,詳細介紹了該縣圍繞食用菌產業發展,聚焦強基礎、創特色,以技術驅動產業創新發展;優布局、興產業,推動園區現代化、規模化發展;聚合力、增動力,聯農帶農促進農戶增收,建成年產1000萬袋菌種生產區、6000萬袋木耳菌袋自動化生產區(培養庫、周轉房)、1200萬袋珍稀菇類工廠化生產區、1000噸食用菌產品深加工包裝區和食用菌冷鏈倉儲物流為一體的現代化加工體系,帶動全縣發展食用菌經營主體67家,建成生產基地69個,建設標準化大棚3300個,實現綜合產值16億元,示范引領山陽縣現代農業轉型升級。
鎮安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賦能延鏈補鏈,促進園區提標提能》案例,詳細介紹了該縣圍繞創建高質量食用菌全產業鏈示范縣目標,聚焦關鍵環節和突出短板,大力實施食用菌菌種繁育提升、基地提質增效、精深加工增值、服務保障體系、品牌打造及主體培育五大工程,實現產業園香菇年生產規模2500萬袋、木耳生產規模1000萬袋,年產食用菌2.9萬噸,產業園總產值達到11.5億元,蹚出了“四個四”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鎮安路徑,促使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成為鎮安綠色發展的增長點、支撐點、發力點。
柞水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聚焦現代生產要素,推動產業園融合發展》案例,系統反映了該縣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堅持把木耳產業作為鞏固脫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的特色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按照“強科技、擴規模、提質量、延鏈條、創品牌、拓市場”思路,打造西川流域和金米“U”型2個千萬袋木耳產業帶,建設標準化大棚木耳示范基地42個、地栽木耳示范基地15個,產業園栽培木耳總量達到9500萬袋、香菇總量450萬袋,建成標準化木耳加工分選包裝生產線3條,研發木耳啤酒、木耳醬、木耳益生菌、木耳掛面等精深加工產品16類82種,年加工銷售食用菌干品4250噸,開發木耳美食10大類52個菜品,成功將西川、金米2個園區核心區打造成3A級旅游景區,建成木耳主題休閑體驗點6處,開設品“木耳宴”特色農家樂17家,產業園年游客接待量達30萬人次,形成了集科技研發、特色種植、產品加工、旅游體驗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