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方由朝) 7月6日,記者從市扶貧局獲悉,市上今年將補助財政扶貧資金780萬元,在全市23個貧困村3207個貧困戶中,扶持貧困群眾發展設施大棚菜、設施養雞、核桃種植、茶葉建園、養豬養牛、種煙種藥等能讓群眾快速增收見效的生產發展項目,旨在加快推進全市23個貧困村群眾的脫貧致富步伐。
據市扶貧部門介紹,全市啟動的780萬元貧困戶產業發展項目資金,是專項安排用于培育和發展貧困地區優勢產業,提高低收入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和收入水平的財政扶貧項目資金,包括連片開發整村推進項目中安排的產業開發項目和產業扶貧項目中安排的生產發展項目。資金使用范圍為貧困戶發展種植業、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及其它增收產業所需建設的設施、購買種苗種畜等費用的補助。扶持對象為扶貧開發和農村低保“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工作中登記在冊的貧困戶;連片開發整村推進項目中安排的產業開發項目,主要扶持本村內經過“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工作登記在冊的貧困戶;產業扶貧項目中安排的生產發展項目,重點扶持未列入連片開發整村推進項目規劃的村中登記在冊的貧困戶。補助標準和方式是,貧困戶發展傳統種養業每戶最高補助不超過5000元,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和小型農副產品加工業每戶最高補助不超過1萬元。具體標準由各縣區扶貧、財政部門依據本縣區農民增收主要產業制定;貧困戶產業發展項目為財政無償資金項目,按照《陜西省財政扶貧資金報賬制管理辦法》的規定,實行報賬制管理;補助資金實行“一卡(折)通”直補到戶。
據悉,為確保該項目順利實施和取得成效,市上要求各級扶貧、財政部門要加強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檢查監督,并協調相關部門做好貧困戶發展產業的信息、技術等服務工作。自覺接受審計、監察等部門和社會各界對項目資金的監督和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項目實施中的困難和問題。對轉移、挪用、拖欠、擠占項目資金的,要如數追回違規違紀資金,相應扣減下年度扶持資金規模,并依法依紀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目前全市23個貧困村的生產發展項目已確定,計劃在全市23個貧困村扶持的戶數也已基本確定,條件好的部分縣區已對確定的項目開始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