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了循環經濟產業體系
循環工業格局基本形成。建成了比亞迪光伏產業鏈、煉鋅廠鋅冶煉及綜合利用、山陽縣釩系列開發、陜西邦友硅系列開發、洛南鉬系列開發、堯柏龍橋水泥建材、柞水大西溝礦鋼一體化、金川封幸皂素回收等40個循環發展重點項目,形成了以商丹園區與縣區工業集中區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循環工業發展格局。
循環農業體系日趨完善。先后建成了山陽家金核桃深加工、丹鳳華茂肉雞等20多個農業循環發展產業鏈重點項目以及丹鳳桃花谷等一批生態農業示范園,形成了以農、果、茶、畜、沼、菜、加、游為鏈接的具有商洛特色的循環農業體系。
服務業循環發展格局及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建成了金絲峽、牛背梁、天竺山、木王國家級森林公園,形成了10大旅游景區和3條精品線路,A級景區達到17家,成功入選中國百強旅游城市和最具魅力旅游城市。基礎保障能力不斷增強,7縣區垃圾污水處理廠建成運營,鎮級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啟動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有效推進。
循環消費體系初步形成。建成了商南天河泥漿、洛南荔鼎、鎮安景虹、陜西富興、柞水靜能等10多家資源綜合回收利用重點企業,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及個體經營者達到234戶,主要再生有色金屬回收率91%,主要再生資源回收率達到85%以上。
生態人居體系不斷完善。全市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10%,地熱利用面積達到183萬m2,市區人均綠化面積達到12.3m2。
節能環保成效顯著。生態環境保護和重點流域治理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向縱深推進,資源產出率、能源產出率、水資源產出率低于全省水平,單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控制在省上計劃內,中心城區空氣質量二級以上的天數達到351天,丹江、洛河等6條河流19個斷面水質100%符合功能區規劃標準。
全力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
在創建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工作中,我市將以打造“兩大板塊”、做強“兩大經濟”為契機,加快構建循環型工業、農業、服務業以及社會層面循環發展體系,全面推進生產、流通、消費、社會各環節循環發展,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目標,將商洛打造成全國一流的循環經濟示范城市。
實施四類項目。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實行“五個一”項目包抓制度。重點抓好以太陽能光伏制造及發電、電子元器件、金屬材料、化工材料、生物醫藥、資源產業化利用、節能環保等為主的循環工業項目;有序推進以核桃、板栗、葡萄、花生、肉豬、肉雞、農業廢物產業化利用為主的循環型農業項目;加快建設以循環型旅游、綠色消費、生產性服務業為主的循環型服務業項目;全面實施以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及產業化利用、綠色建筑、循環經濟基礎保障為主的社會層面循環項目;確保規劃布局的四大循環體系項目全部建成。
構建四大體系。一是構建循環工業體系,全面推行循環型生產、清潔生產,強化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監管,促進源頭減量。加快改造和建設10個循環型工業園區,建成1個國家級、5個省級、4個市級循環型工業園區,促進企業循環式生產、園區循環式發展、產業循環式組合。二是構建循環農業體系,加快推動原材料基地化、資源利用節約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產業鏈接循環化、廢物處理資源化,推行節藥節肥,提高農業廢棄物、林業“三剩物”利用水平,形成農林牧共生的循環型農業生產方式。三是構建循環型服務業體系,大力推進服務主體綠色化、服務過程清潔化,促進服務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四是構建社會層面循環發展體系,完善再生資源和垃圾分類回收體系,推動再生資源利用產業化,推進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實施綠色建筑、綠色交通行動,推行綠色消費,打造一批循環型示范社區示范村,全面建設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