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內首個高速公路跨城際快充網絡——京滬高速公路快充網絡全線貫通,給電動汽車發展打了一針“強心劑”。不過,不少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斷下跌的油價和標準不統一可能會導致新能源車增速放緩,增加車企推廣的難度。
油價下跌不利好
據了解,京滬高速全程1262公里,國家電網公司在沿線建成50座快充站,平均單向每50公里就有一座快充站。每座快充站規劃建設4臺120千瓦直流充電機、8個充電樁,可同時為8輛電動汽車充電,30分鐘內充滿80%電量。據介紹,截至2014年底,國家電網已經累計建成618座充換電站、2.4萬個充電樁。
不過,雖然充電樁在不斷完善,但汽車分析師張志勇仍表示,目前石油價格連連下跌,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汽車消費結構發生變化。此前幾年石油價格快速上漲,導致美國、歐洲小型車快速發展,節能與新能源車也順勢有所發展。而目前石油價格大幅下滑,對傳統燃油汽車來說是一大利好,從汽車制造商層面來說,將會降低與石油相關聯的一些原材料價格,降低制造成本,而對消費者來說,將降低用油成本,這些因素將帶動傳統燃油汽車市場總量增加,減緩被新能源車取代的進程。
技術標準不統一
汽車營銷專家張勇強也分析認為,石油價格下滑,將導致新能源汽車增長的速度放緩。此外,張勇強還說:“電動汽車已由原來的換電模式發展到充電模式,但各大車企在電池性能、規格等方面并未統一,甚至差距很大,這將會嚴重阻礙電動車的發展。”以慢充為例,特斯拉提供的是一種專用的壁掛式適配器;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公司則利用了ABB提供的直流快速充電機,還自創了超級充電塔;寶馬則選擇與施耐德合作。總之,車企各成體系。
如此一來,技術標準不統一成為擺在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市場推廣前的一道難題。而若是使用與自身電壓標準不相匹配的充電設備,即使能夠充電,也可能會對電池壽命造成影響。據了解,由多數車企自身參與設計的充電樁,也多無法使用于其他品牌電動汽車。因此,雖然目前一些一線城市已開始建設新能源汽車的配套設施,但若想大面積推行,卻并非易事。
“可以說,電流、電壓等相關標準及規范的缺乏,仍是電動汽車推廣應用的主要薄弱環節。也許,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新能源汽車才能跑得更快、更遠。”張勇強認為。
消費者不認可
而不少消費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目前電動車技術還不夠成熟,因此短時間內不會考慮購買。事實上,即使在發達國家,消費者對電動車的接受度也非常低。去年,普華永道對英、法、德三國打算一年內買車的消費者進行調查顯示,雖然80%的人都希望車企能夠開發更高效的發動機以保護環境,但99%的人都表示不愿意購買環保的純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