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19 日,一場意義深遠的簽約儀式在西安新城中大耳鼻喉醫院隆重舉行。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李白芽博士與西安新城中大耳鼻喉醫院院長助理王瑩主任共同簽署了《多模態 AI 生理檢測和無創神經調控技術進行耳鳴客觀診斷和治療關鍵技術研究項目聯合研究協議書》(項目編號:2025SF-YBXM-441)。
此次簽約標志著陜西省重點研發項目分中心正式落地西安中大耳鼻喉醫院,兩家醫療機構正式攜手,在耳鳴診療領域開啟深度合作,該項目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突破現有診療瓶頸,為廣大耳鳴患者帶來福音。
西安交大一附院李白芽博士(左)和西安中大耳鼻喉醫院院長助理王瑩主任(右)簽約
本次合作源于雙方在耳鼻喉醫療領域的共同追求。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作為國內排名前列的醫療機構,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領域擁有深厚的學術積累和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尤其在 AI 輔助診斷、神經調控技術等前沿領域取得了多項突破性成果。西安新城中大耳鼻喉醫院則憑借專業的臨床診療資源、豐富的病例積累和完善的實踐平臺,在區域耳鼻喉疾病診療中占據重要地位。雙方此次強強聯合,正是基于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旨在通過協同攻關,推動耳鳴診療技術邁向新高度。
根據協議內容,該聯合研究項目將聚焦三大核心研究目標。首要目標是利用多模態 AI 生理檢測技術,建立耳鳴客觀診斷標準。長期以來,耳鳴診斷主要依賴患者主觀描述,缺乏客觀量化指標,這一現狀導致診斷精準度不足、治療方案針對性不強等問題。項目將通過采集心率變異性(HRV)、腦電活動(EEG)等多項生理指標,構建 AI 診斷模型,實現耳鳴的客觀化、精準化診斷。
其次,項目將深入研究無創神經調控技術在耳鳴治療中的應用,探索最佳治療參數和方案。無創神經調控技術因其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等優勢,成為近年來耳鳴治療領域的研究熱點。雙方將通過大量臨床實驗,優化治療參數,提升治療效果,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舒適的治療選擇。最終,項目致力于建立耳鳴客觀診斷與治療的一體化技術體系,為臨床耳鳴治療提供堅實的科學依據和有力的技術支撐,推動耳鳴診療從經驗醫學向精準醫學轉變。
在具體研究分工上,雙方將各展所長,緊密協作。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李白芽博士團隊將負責項目的整體技術研發指導,包括實驗設計的科學性把控、數據處理與分析的專業性指導等。同時,還將提供相關學術資源和技術支持,深度參與臨床研究方案的制定與優化,確保研究方向的前沿性和科學性。
西安新城中大耳鼻喉醫院則將承擔起臨床實踐的重要職責,負責提供臨床研究所需的病例資源、專業的診療場地和先進的設備支持。醫院將協助甲方完成數據采集、臨床實驗實施等關鍵工作,保障研究過程的順利推進。雙方明確的分工為項目的高效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簽約儀式上,李白芽博士表示:“耳鳴診療一直是耳鼻喉領域的難點問題,現有技術難以滿足臨床需求。西安新城中大耳鼻喉醫院在臨床診療方面的優勢與我院的技術研發能力相結合,必將產生 1+1>2 的效果。我們期待通過此次合作,突破技術瓶頸,讓更多耳鳴患者受益。”
西安新城中大耳鼻喉醫院負責人也在儀式上強調:“能夠與西安交大一附院開展聯合研究,是我院提升診療水平、推動技術創新的重要契機。我們將全力以赴,為項目研究提供最優質的臨床資源和服務保障,確保研究任務圓滿完成。”
此次聯合研究協議的簽署,不僅是兩家醫療機構合作的新起點,更是陜西省耳鳴診療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里程碑。隨著項目的逐步推進,有望在耳鳴客觀診斷和治療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為臨床診療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惠及更多深受耳鳴困擾的患者,為我國聽覺健康事業的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