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陳發春 記者 王尚鋒)近年來,我市堅持將項目帶動戰略做為改善民生的“第一抓手”, 圍繞“依托大西安、建設大商洛、打造大品牌”的總體目標,狠抓“四區”建設,著力建設“兩大板塊”“兩大經濟”“兩大工程”,為建設“山水美、城鎮美、鄉村美、生活美”的幸福商洛奠定了堅實基礎。
基礎設施加快推進,城鄉面貌煥然一新。我市圍繞“大交通”戰略,推進西商高速二線和榆商高速岔口鋪至洛南段建成通車,全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400公里,在全省率先實現縣縣通高速。西康、西合鐵路復線建成投運,西商城際鐵路項目納入關中城市群城際鐵路網規劃。實現縣鄉公路等級化,通村公路水泥化。一批輸變電工程竣工投運,3G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氣化商洛”正在加快推進。
民生投入持續增加,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我市堅持“兩個80%”不動搖,5年來累計實施4000多個民生工程基本建設類項目,其中建成3000多個,完成投資200億元,是“十一五”期間建設類項目投資總和的2.7倍。就業和社會保障繼續加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積極推行搬遷安置房、保障房、棚改房、商品房“四房”打通模式,新建商洛中學、商南鹿城中學、山陽縣醫院等一批教育衛生重大項目開工或建成運營。預計2015年,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將是2010年的1.8倍和2.2倍。
城鎮建設迅猛推進,區域經濟激發活力。在“商丹一體化”的基礎上,我市以商州城區為主體,丹鳳、洛南縣城為兩翼構建“一體兩翼”中心城市,以商南、山陽、鎮安、柞水為重點構建大秦嶺旅游核心區。商鞅大道等中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快推進,6座縣城提升工程和重點鎮項目建設順利實施,城市功能不斷健全完善。鎮安云新區等城鄉統籌示范區項目基本建成,柞水鳳凰、山陽漫川關等一大批特色小鎮獲得省以上稱號。預計2015年末,全市城鎮化率將比“十一五”末提高13.5個百分點。
生態建設扎實開展,人居環境日益改善。圍繞“一江清水供京津”總目標,我市大力實施南水北調水源保護工作,5年來累計投資11億元,啟動建設47個垃圾污水項目,6大河流20個監控斷面水質穩定,斷面達標率100%;累計完成造林面積150萬畝,7縣區全部創建為省級園林城市,森林覆蓋率預計較“十一五”末提高約3.7個百分點。圍繞“四區”建設,加快生態與經濟融合發展,全面提升“秦嶺最美是商洛”品牌,金絲峽成功創建為5A級旅游景區。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創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17家。啟動建設和建成52個秦嶺美麗鄉村,一大批精品社區投入運營,“山水美、城鎮美、鄉村美、生活美”的美麗藍圖正在商洛山水之間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