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帝王書法作品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獻價值,藝術價值反而位居其次。乾隆書法作品的歷史、政治價值和文獻價值是普通書法作品難以企及的,其附屬價值反而高于藝術價值。
第三,《御書洪咨夔春秋說論隱公作偽事》是《石渠寶笈》著錄的作品,作品來源可靠,具有很高的市場認可度。近年來,《石渠寶笈》著錄的書畫作品尤其受到各大買家的追捧。對于那些初涉中國書畫市場的新興買家來說,《石渠寶笈》是他們避免購買贗品、仿品和偽作的重要參考。從市場整體發展趨勢來看,在2002年、2003年拍賣市場上《石渠寶笈》中的作品,交易價格在100萬-200萬,這些作品再次上拍時,價格都會比此前有大幅度的提高。
乾隆一生留下的書法作品雖然數量眾多,但真正在《石渠寶笈》上有記載,又能在市面上見到的作品并不多,因為這些作品大多都收藏于故宮博物院及臺北故宮博物院這些機構里,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因此,《御書洪咨夔春秋說論隱公作偽事》的稀缺性成為增值的重要支撐,作品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為買家提供了保障,競爭自然激烈。
第四,《御書洪咨夔春秋說論隱公作偽事》的作者乾隆是人們最為熟知的一位帝王。其自身的學識、學養、執政、修養、軼事都在民間廣為流傳。因此,在經濟條件允許的前提下,乾隆的作品當然會受到人們竭力追捧。
從乾隆書法的市場行情來看,近年來呈現一路上升的趨勢。20世紀90年代中期,乾隆書法出現在市場上,價格僅為7萬-8萬元,很少有逾10萬的作品。在進入20世紀之后,乾隆書法價格一路飆升,特別是二次上拍的作品,價格都比前一次露面有大幅的提高。早在2004年,乾隆手書《劭農紀典》冊頁就以570多萬的價格成交。此后,乾隆的書法作品價格一路看漲,現在,乾隆書法的價格一般都在百萬以上,上千萬的也不少。這種明顯漲幅充分說明收藏家對乾隆書法的關注,相信越來越多的乾隆書法將會拍出更高的價格。(中國書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