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市場遇冷”、“翡翠價格只漲不跌的神話將打破”,這是近期玉石市場上出現頻率較高的說法,隨著中國對玉石進口關稅的提高,以及緬甸公盤押金的提高,中緬貿易中玉石的進出口受到一定影響。而從中緬玉石交易來看中緬雙方的經貿聯系,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研究員陳鐵軍分析,只有加大資本輸出力度,轉變貿易順差才能更好地加大雙邊貿易。
玉石價格待回理性
部分人士認為玉石價格只漲不跌是玉石產業泡沫的表現,也有觀點認為,由于玉石資源的逐漸減少,即使有泡沫也是在實體支撐之上的。
剛從緬甸公盤淘玉回來的華彥標是泰麗宮珠寶城的副總經理,參加緬甸公盤交易是珠寶商每年的一項重要活動,而在今年的公盤交易上,華彥標感覺公盤的整體交易較去年冷淡了不少。
“以前主要是游資比較多,除了珠寶玉石行業,其他行業的也都去買,買得還比較多,因此促成成交量。但是這次大部分游資都撤出了,觀望的較多。”華彥說,由于交易訂金的提高,只有真正購買玉石的商人才會前往參展,基本杜絕了炒作玉石的人,所以成交量顯得冷清。
不久前,據《緬甸之聲》報道,在緬甸克倫邦與勐邦交界處比林河源頭美歪地區,新發現一個硬度達到8.9,有經濟開發價值的紅寶石礦,質量僅次于著名的摩谷紅寶。而這則報道更讓翡翠市場的觀望氛圍加深,稀缺的玉石資源是否會因為新礦的發現而緩解供不應求的局面,翡翠市場是否有泡沫,翡翠價格只漲不跌的神話是否將被打破?這些問題都讓翡翠市場蒙上了觀望的迷霧。
近期,不僅僅是昆明市場,廣州等地的翡翠市場都顯得冷清了不少。不僅僅是購買者少,進貨渠道也是一個原因。“現在的情況是有價無市,多數人持觀望態度,而緬甸政局的不穩定,毛料不好運輸,也是造成整體交易量不高的原因。”然而公盤上玉石的質地并不差。
對此,社科院研究員陳鐵軍分析,“現在由于資源的開發,緬甸玉石呈現慢慢減少狀態,因此國家對玉石資源的開發越來越緊,再者,考慮到生態環境的保護,玉石的開發也受到一定的約束。”
據統計局發布的去年CPI數據,全年平均指數高達4.9%,受整體消費價格的影響,珠寶玉石價格也有被拉高的嫌疑。同時,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去年傳統投資產品不景氣,社會資金更多地轉向了保值性更高的珠寶玉石等收藏類產品,因此,玉石價格水漲船高。部分人士認為玉石價格只漲不跌是玉石產業泡沫的表現,也有觀點認為,由于玉石資源的逐漸減少,即使有泡沫也是在實體支撐之上的。
滇玉還需手藝顧本
目前云南的玉石加工工藝不高,標準化程度不高是影響玉石業發展的一大原因。
在德宏做翡翠批發生意的緬甸商人毛毛肯最近覺得生意比以前難做了,“批發主要靠貨源,最近去緬甸進貨的還沒有回來,沒有貨就不好賣。”
對于云南玉石產業來說,市場本來有著“近水樓臺”的優勢,但卻難以“先得月”,貨源還是常常要從廣州購進,或者購進成品,其原因還是省內玉石制作的工藝水平不高。開放的公盤交易讓很多玉石直接就運送到廣東等地,而當地玉石產業的發展和工藝也較省內成熟,因此對云南的玉石貿易是有影響的。
就拿在云南做了18年生意的毛毛肯來說,主打產品仍然是手鐲這些簡單的工藝品,簡單作坊式的加工在省內并不少見。但是,近年來,隨著政府對玉石產業的重視和工藝師對“玉出云南”到“玉回云南”的認識,云南的手工藝者也開始創新和改善,從工藝上突破云南玉石產業的瓶頸。
在去年舉辦的首屆玉雕大師作品展上,一件件精美絕倫的作品展現了云南玉石手工藝市場的潛力和發展空間。云南省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陳利軍表示,目前云南的玉石加工工藝不高,標準化程度不高是影響玉石業發展的一大原因。同一塊玉石,由于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價值認定也有差異,因此標準化不統一也是玉石不能推廣的重要原因。玉石是有自身的價值的,想要云南省和緬甸方面在玉石上有大發展,需要提高云南省內人員的加工工藝水平,提高技術,標準規范起來,擴大宣傳,提倡可持續發展,最終推進通關便利化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