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造”是近代民間仿古作偽的重要來源,大多仿制商周重器與鎏金器,而且為迎合外國商人的需求,器物做得華麗、精巧、奇特。
何俊峰說,現在仿古銅器更為逼真。這些仿品是“三結合”的杰作,既以傳統的工藝為基礎,結合現代的科學技術,又以先進儀器輔助。“相似度可達真品的90%,僅憑這10%的差距就可作為辨別真偽的依據”。
何俊峰說,一般翻模采用硫化硅橡膠,鑄造采用失蠟法,做舊采用“電解作皮”、“化學作銹”等。
仿古作偽青銅器的最后環節是銷售,一般由制作地向外放射性流動,先涌向經濟發達地區,再向小城鎮流動。
業內人士說,這些人在廣州、北京、上海、鄭州等國內各大古玩市場都有專柜。“你需要什么樣銅器,他們都能滿足,可在全國調貨,做到了‘以銷定產’。”金都收藏品市場一位李姓古玩商說。
收藏青銅器一定要謹慎!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均如此提醒收藏者,造假技術在不斷更新,銅器鑒定也要與時俱進,要了解其仿造的基本規律,懂得真品與贗品的本質區別后,再出手。(亞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