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影會來說,是否能夠舉辦一個具有國際視野,且具有學理性價值的論壇,在很大一個程度上就體現了影會的層次和水平,也預示著影會是否能真正為影像的發展提出有價值的意見,是否能真正引導著影像往新的層次發展。
抱著這樣的理念,本屆大理國際影會的攝影高峰論壇和講座,就特別邀請本屆影會展覽總顧問、美國首位國家藝術基金會攝影評論家獎金獲得者、國際著名策展人著名影像評論家A.D??侣壬?,芬蘭國際著名攝影大師阿諾·拉菲爾·閔奇恩以及德國地理圖片總監茹斯·艾希紅三位專家舉辦攝影專題講座。同時,A.D??侣壬汀渡`之愿》攝影展作者凱特·布里基、《靜水深流》攝影展作者康妮·恩伯頓、《記憶之鏡》攝影展作者杰瑞·史帕格諾里、《在人類本性背后》攝影展作者羅伯特·史蒂夫四位國際大師就藝術攝影創作的理念與表現展開對話。
時間
8月2日至8月5日
地點
銀海山水間宰相府
一、專題講座
主講人:A.D??侣?/p>
題目:《21世紀攝影收藏》
主講人簡介:A.D。柯曼于1943年12月19日出生于紐約。自1967年以來,柯曼出版了八本關于攝影的專著和發表了超過兩千篇關于攝影或相關主題的評論文章,是攝影史上首位以攝影評論家的身份進行專業攝影評論的人。他關于傳播媒體、新傳播技術、藝術及攝影的專題評論文章通過國際傳媒集團在許多期刊上發表,他的著作被翻譯成21種語言在30多個國家出版。1976年柯曼獲得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頒發的他們有史以來的第一個攝影評論家獎金.1994年成為瑞典富布賴特高級學者。1996年柯曼獲得創意攝影中心Ansel&VirginiaAdams杰出學者獎。1998年被《美國攝影》評選為“攝影界百名最具影響力人士”之一。2002年獲得享有聲望的德國攝影學會文化獎,成為第一個獲得此獎的攝影評論家。
內容:A.D。柯曼將與聽眾一起討論20世紀末私立與公立的著名照片收藏,他將借鑒這些實例指出一個更加全面、更加系統的接近攝影收集的途徑,他相信這將成為21世紀相片收藏的特點——私立收藏、公立收藏和協會式收藏。同時,A.D。柯曼對“起步期”的中國攝影收藏有著特別的興趣,并強調中國攝影收藏的重要地位,在講座中,A.D??侣欠駮χ袊臄z影收藏有著一番獨到的評析呢?
主講人:阿諾·拉菲爾·閔奇恩
題目:《人與自然的神奇復合文明》
主講人簡介:芬蘭裔美國攝影師、作家和導師阿諾?拉菲爾?閔奇恩,1945年出生于芬蘭赫爾辛基。1971年9月2日,阿諾?拉菲爾?閔奇恩開始了人體自拍創作,并開始旅行,他的腳步遍及美國、歐洲的東西部、日本和北歐國家。“生于內心,印于影像”(他為柯尼卡美能達寫的廣告語)是他的藝術信條。他堅持用單一曝光的方法進行自我肖像的拍攝,沒有刻意調校相機或是在暗房里對相片進行更改。阿諾?拉菲爾?閔奇恩至今已發表五部攝影專題:《凍傷》、《水印》、《身軀之地》、《薩迦: 阿諾?拉菲爾?閔奇恩之旅》、《作業:芬蘭影像》。他的作品集在世界范圍內出版并被大量展出,并收藏于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喬治?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東京大都會攝影博物館等世界上多個博物館。阿諾?拉菲爾?閔奇恩于1992年被芬蘭政府授予爵位,現擔任馬薩諸塞大學盧維爾分校的藝術教授、赫爾辛基藝術設計大學講師。
內容:阿諾·拉菲爾·閔奇恩將簡潔、瘦削、敏捷和裸露的形體定為他的主題。其作品擅長以黑白影像將人物和背景并置,模糊了兩者之間的距離,達到驚人的效果;他在許多歷史名城拍攝了非常有震撼力的影像,例如巴黎、布拉格和赫爾辛基;他經常把照相機置于大自然中,如森林、湖泊、河流、山脈、沙漠、峽谷、大海,甚至這些大場景中的某一個元素;他把赤裸的身體埋藏于積雪中,懸掛在峭壁上、滑雪索道上,淹沒在急速水流中,有時只是簡單地把手指伸入淺水中;他畫面里的動作呈現出力度、忍耐力和可控的危險感。他的這些圖片在整體上產生令人驚訝的成果——一個男人關于文明與自然世界最初的信奉,還有他自己精神上的長期探索和一個孤獨人類靈魂的旅程。這樣一個特立獨行的攝影師,他的攝影理念究竟是什么?在他的攝影生涯中,又有怎樣奇幻的旅行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