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楊丹濤 李 雯)在今年10月初全省公安機關政工“八大行動”現場會上,市公安局政治工作行動計劃取得突出成效,并在現場會上作交流發言。自行動計劃開展以來,市公安局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堅持政工“八大行動”與提升公安機關新質戰斗力同頻共振,全力推動行動計劃向縱深發展。
多措并舉提升新質戰斗力。市公安局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筑牢政治訓練引領力,制定《政治輪訓實施方案》,舉辦全市公安機關領導干部讀書班、政工干部培訓班;開設“思政大講堂”“商洛公安大講堂”,組織全警開展每人每年不少于50學時的政治理論學習;積極開展“熔鑄紅色基因 鍛造忠誠鐵軍”政治忠誠教育、“人民公安為人民 踐行宗旨辦實事”初心教育、“學黨規警紀 守底線紅線”紀律教育。實施以戰斗力倍增為核心的素質強警工程,提升實戰實訓戰斗力,把練兵的“準星”瞄準實戰的“靶心”,持續鞏固深化實戰實訓。建立“警體人才庫”,收錄包括氣排球、籃球、足球、馬拉松等有體育運動特長的民輔警332人;組織開展氣排球訓練、健步走、登山等健身活動120多場次;各縣區公安機關圍繞跑步、俯臥撐、立定跳遠、仰臥起坐等警體訓練項目,組織開展全警體能達標測試9場次、4800多人次。堅持“做專警種”目標,多警種聯動抓練兵、專注警種抓提升、突出專業提能力。固化每月法制員例會、學法考試、案卷評查機制,先后開展“法治大講堂”、法治夜校、業務送教下基層等活動,提升全市公安執法隊伍專業化職業化水平;先后舉辦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應用、網絡安全攻防、電子數據勘查取證業務培訓暨比武競賽、全市公安機關應對處置群體性事件演練活動,開展指揮調度訓練230場次。
宣傳引領提升服務實戰效能。市公安局聚焦構建大宣傳格局,聚力打造公安融媒體中心,全市公安機關共開通新媒體賬號40個,建成市縣一體、融合聯動的公安新媒體矩陣,涌現出以鎮安縣局“永樂微警”命名的系列新媒體賬號,其中抖音號粉絲134萬人,連續兩屆入選中央政法委“四個一百”優秀賬號;聘請17名媒體記者、自媒體網絡達人為媒體監督員,加強警媒交流合作;制定出臺《新媒體建設管理辦法》《涉警輿情處置工作意見》,不斷提升輿情應對能力。聚焦先進典型選樹,制定出臺《先進典型選樹培養管理工作辦法》《“老黃牛式民警”評選辦法》《“老黃牛式民警”七項激勵措施》,深入開展“標兵能手”“老黃牛式民警”評選命名活動,連續4年在全市公安機關評選41名“老黃牛式民警”,配套優撫、表彰、晉升等激勵措施;動態更新“先進典型儲備庫”,加強先進典型管理培養,擇優推薦申報高層次榮譽。聚焦警營文化活動,把公安文化建設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創新形式、豐富內容,搭建載體、舉辦活動,打造具有商洛特色的警營文化品牌。制定《全市公安機關開展警營文化活動實施方案》,以“一月一主題”設置多元項目,先后組織舉辦了全市公安機關演講比賽、氣排球比賽、羽毛球比賽、乒乓球比賽、拔河比賽等活動。
以“三個到位”深化愛警暖警。市公安局實現市縣一體聯動的民警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全覆蓋,設立1個市級服務中心、8個縣級服務中心,突出陣地建設,豐富服務活動,提升服務質效,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受到公安部新聞宣傳局思想政治工作調研組肯定;積極探索開創“黨建引領+心理健康”服務新模式,把心理健康服務與“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相融合,全市公安機關共組織開展專題心理輔導活動127場次;今年4月,在丹鳳縣承辦了全省公安機關心理服務骨干能力提升培訓班;洛南縣公安局投資80多萬元建成多功能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創新開展“黨建+心理”“戰時+心理”“個性+心理”服務模式。持續做好撫恤優待、走訪慰問等工作,幫助一線執勤民輔警解決生活困難問題103件,累計發放慰問金、撫恤金220多萬元;搭建民輔警緊急醫療救治“綠色通道”,與全市10家醫療機構達成優先救治協議并建立快速救治聯絡機制,AED配備實現全覆蓋。建立愛警暖警“周解愁”工作機制,深化和鞏固從優待警,及時傾聽民警輔警心聲,精準對接所想所需,積極主動解決廣大民警輔警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問題;建立執法辦案“周解難”工作機制,主動到基層收集解決執法需求問題,每周會商研判,研究解決方案,指導基層制定執法指引10部;建立便民服務“周解憂”工作機制,持續開展公安“三長”抓矛盾調解工作,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1435起,化解1289起,為群眾辦實事好事877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