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劉小琛
在丹鳳縣寺坪鎮文家谷,林蔭小道郁郁蔥蔥、游戲娛樂設施齊全,孩子們在家長的陪伴下,玩蹦蹦床、滑滑梯等,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一幅山水相依、綠色宜居的生態畫卷呈現在眼前。
“我們這里是名副其實的大氧吧,很多游客帶著孩子過來玩。現在鎮上又修建了康養谷,來的人就更多了。”一位村民高興地說。
近年來,寺坪鎮搶抓秦嶺山水鄉村建設機遇,深入開展“兩改兩轉三促進”行動,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巧打“生態康養牌”,大力發展中藥康養、生態旅游、精品民宿、休閑觀光等產業,形成農文旅融合的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新格局。
鄉村要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如何統籌鎮域資源優勢,將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有效鏈接也是發展鄉村旅游必須思考的問題。為此,寺坪鎮黨委把34個黨小組200多名黨員干部下沉到村組包聯農戶,廣泛征集村民意見。鎮領導班子多次調研考察、觀摩學習,依托鎮域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明確農旅融合發展方向,文家谷、露營基地等旅游打卡地應運而生。
坐落在寺坪鎮寺坪村河畔的文家谷,項目建設占地50畝。已建成的松果造型組合滑梯、云朵蹦蹦床、梅花鹿攀爬架是孩子們盡情玩耍的好地方。農家樂、游客服務中心、旅游廁所、生態停車場等公共服務設施已配備齊全,山茱萸文化館、藥王中醫館等也在抓緊建設。閑暇之余在一片綠意中搭一頂帳篷,鋪一張餐墊,戲水、玩樂、聊天,與大自然來場親密接觸,擁抱“詩與遠方”。
寺坪鎮還以上運石地質公園景區為重點,規劃建成寺坪紅色紀念亭、飛播林觀景亭、山門、休閑廣場、林海棧道等景觀。同時,大力發展山茱萸產業4.1萬畝,建成了200畝雜糧種植示范基地2個、食用菌基地3個、中蜂養殖基地2個、生態養殖基地6個。
據了解,寺坪鎮做大做強生態康養產業鏈,隨著中藥康養、生態康養、精品民宿、休閑觀光等特色項目陸續開發,豐富的文旅產品供給將給游客帶來全方位的體驗感,逐步形成生態化、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的產業體系,生態康養作為寺坪鎮的“金字招牌”正在逐步向外彰顯無盡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