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程毅飛)今年以來,丹鳳縣立足實際,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在“以史鑒今”中尋突破,在“資政育人”上求發展,在“服務大局”上下功夫,以紅色資源激發干部熱情,凝聚干事創業力量。
深入開展紅色資源現狀普查、整理和挖掘。全面盤點縣內紅色資源、革命舊址基本情況等“紅色家底”,通過實地查看、尋訪知情高齡老人、鄉村干部座談等形式,對全縣10個鎮(街道)革命舊址和紀念設施開展普查調研,完成39處現狀調查,拍攝實地場景、環境照片2872張,視頻資料243分鐘,采訪知情者16人,為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和普查成果編纂,提供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
精心打造紅色教育基地。加大資金投入,對鞏德芳烈士墓園、王柏棟故居、竹林關南丈溝戰斗舊址暨烈士墓等進行擴建、整修。瞄準“全市一流全省前列的紅色教育基地、全市一流全省有影響力的干部培訓基地、國家4A級旅游景區”目標,多方籌措資金,圍繞建成美麗村莊和紅色村莊,編制《留仙坪村鄉村振興示范村規劃》《留仙坪村紅色美麗村莊建設方案》,充分挖掘留仙坪自然生態和文化資源稟賦,將紅色歷史、紅色教育、紅色旅游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著力打造留仙坪紅色教育基地。
制定出臺《丹鳳縣紅色教育基地命名評選辦法》,首批將南丈溝、寺底鋪、寺坪、土門等6個戰斗舊址,命名為丹鳳縣紅色教育基地,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將紅色資源作為宣講的內容之一,使紅色教育進機關、進農村、進企業、進學校,充分發揮紅色資源教育、引導、激勵作用。同時,利用清明、“七一”、“十一”等節日,組織干部職工赴紅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傳統教育,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用先輩的革命事跡鼓舞士氣、凝聚力量、促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