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梁鵬飛)今年以來,丹鳳縣全面落實國家重點幫扶縣傾斜政策,用足用活資金、土地、人才保障,全面激發經濟發展活力,三季度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8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
丹鳳縣通過加強資金保障、強化資金監管、優化績效管理,全面保障鄉村振興資金支持。投入各級財政銜接補助資金26403萬元,其中,縣級2120萬元。除財政銜接資金外,安排整合行業涉農資金共7383.44萬元,目前,各類資金報賬達到各級要求,實施項目全部完工,全縣鄉村建設形勢良好。累計保障丹鳳縣商山紅蓮康體養生養老產業園等民生發展項目254.448畝用地需求。用足用好設施農業用地政策,全縣完成設施農業用地備案3宗27.6畝;完成全縣12個鎮辦4個批次5宗92.385畝村級建設用地。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通過市驗收、省復核備案,確認復墾土地面積644.784畝,其中耕地400.978畝。2023年度申報11個鎮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拆舊復墾)項目立項,項目涉及拆舊地塊826個306.9畝,目前,已完成竣工784戶618個地塊220.74畝,全部為新增耕地,做到鄉村振興用地保供工作應保盡保。
丹鳳縣深化國家科技特派團“組團式”幫扶,用活幫扶人才、柔性引進人才、本土人才資源,將人才鑲嵌在產業鏈上,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同頻共振,引育一批“土專家”“田秀才”“鄉創客”,培育各類“田秀才”“土專家”(農村實用人才)100人以上。全縣從農林水牧、科教文衛、黨政建設等領域精挑細選331名專家人才,組建10個優秀人才服務團,通過“村上訂單、鄉鎮接單、縣上派單”鏈條式服務,累計開展活動320多場次、受益群眾1.27萬多人次,幫助解決技術難題50多件,人才支撐作用日益凸顯。累計開展了“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肉雞產業共性技術培訓會”等培訓會38場次,培訓種植養殖戶、農技員1240人次。深化校地合作,柔性引進博士生導師20人、農文康旅專家人才38人,陜師大王喆之、南農大郭巧生教授等11名專家巡回為21家龍頭企業和33個重點產業基地提供技術服務123場次,解決技術難題96個,為丹鳳天麻、葡萄酒、雙孢菇等產業發展全面提供技術指導,促進全產業鏈升級提效。